96、第 96 章(5 / 7)
“凌副使过誉了,其实这并非我一人凭空臆想出来的。民间向来藏龙卧虎,不乏智
慧之人,此前我曾偶然看到有猎人自制吹箭用以打猎,那吹箭的构造和原理给了我些启发,便留了这么个心眼,今日恰好忆起,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世之想。”
凌振已然从方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听闻此言,愈发钦佩,不住地拱手,一个劲儿地夸赞道:“大人实在太过谦逊了,即便只是源于民间的一点启发,可寻常人见了,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忘。唯有大人独具慧眼,能将这看似寻常之事与
火器制造联系起来,生出这般绝妙的想法,实非我等所能望其项背。这等融会贯通的能力,纵是说大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亦不为过啊!”
一旁的马三一直认真听着二人的交谈,此刻听闻凌振那一连串的溢美之词,心里暗自“嚯”了一声,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这新来的凌振,嘴巴跟抹了蜜似的,可真会讨大人欢心!想他马三,一直以来都是大人最为得力的干将,怎能被这初来
乍到的小子比下去?
念及此处,马三眉头紧锁,绞尽脑汁地思索着,一门心思要提出些建设性的意见,以证明自己绝不逊色于凌振。
作为一个实打实上过战场,在尸体堆中摸爬滚打过的人,马三不由自主地将代入自己,琢磨着要是自己把这火器拿到战场上用,到底会是个什么情景。
这边郁竺正心情愉悦地消化着凌振的美言,不经意间回头,瞧见马三那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不禁好笑道:“你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马三像是被点醒,豁然抬起头来,一脸严肃道:“大人,小人也有一些浅见。”
郁坐有些意外地挑眉:“噢?说来听听。”
“若使这火器,步军倒还能设法应对,可排成阵列,一列射击,一列点火,一列装药,互相配合。但要是换做马军,这法子可就全然行不通了!那士兵需得双手离了缰绳,去装填火药和弹丸,这对骑术的要求可高得没边儿了,就咱大宋如今马军
的骑术,大多都还够不上这门槛。再说了,还得随身带着火种用来点火,这可太费功夫了,如此一来,这火器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啊。
郁竺听着马三的一顿分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没想到马三在这方面竞颇具天赋。他所说的这种依次装填、点火、发射的列阵,正是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十四世纪末期使用的三段式射击列阵,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步军火力的持续性。
而且他所说的马军的问题,也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其中关键就在于点火装备。此前郁竺考虑到暂时不会在军队中批量运用这种火器,怕步子迈太大,她也就暂时没提出这点,不过既然此刻马三主动挑明,她思索片刻,觉得索性一次性将想
法和盘托出。
毕竟,从滑膛枪到线膛枪,在她的推动下已然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在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发展方向上再进一步探索,似乎也并非不可行之事。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