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一人(2 / 6)
国媒体轮流报道过,被市长接见过的改革典型。
而且率先成为京城那少数先富起来的人。
那么这家饭馆的买卖,当时火到什么程度呢?
许多年之后,已然年迈的饭馆老板刘桂仙在上电视节目时,是这么回忆的。
她说自己第一天亲眼目睹买了四只鸭子三十六块钱的本儿,是怎么变成了八十多块钱的。
净赚四十多块啊,几乎让她一宿就没睡好。
第二天,她就又去买了七只鸭子。
此后,每日进货的数量只多不少。
而且这外国人也好个新鲜劲儿。
她的小饭馆经过外国记者采访,很快就有外国人来订餐,还要每人十块钱标准的桌席。
可当年的物价是个什么样啊?。
哪怕大虾、鳝鱼、王八,全挑好的上,也达不到一半的成本啊。
特别是对于一家四口用自己的房子开的小饭馆来说,既没有人工成本也没有房租成本。
那这利润是多是少,就请各位自己掂量吧。
这就是先吃螃蟹的好处,这就是顶上了“第一”桂冠的红利啊。
于此同理,宁卫民这小子除了脑子活、胆子大、敢想敢干以外,他还有充分的商业经验和超前的见识。
在这样一个社会刚刚开始转型,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年代。
他这些特质都是这个年代的人普遍缺少的。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