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深根固本 擘画江淮新天地(3 / 6)
bsp; 他进一步阐释道:“我们不寻求占领大城市,而是控制农村、水路、山区交通节点,建立‘游击走廊’。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避免集结大部队引起日军注意。充分利用水网、山地地形,建立秘密交通站、情报点、物资中转站。与地方党组织、游击队、抗日民团合作,扩大群众基础。”
“具体到各区域的军事部署,”王林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几个关键方向,“巢湖方向,由芜湖军分区李云龙部负责,任务是渗透巢湖北岸,控制水陆交通线。行动包括派出便衣侦察队潜入合肥周边建立情报网,控制巢湖沿岸渔村、码头,建立水上运输线,袭击日军运输船、小型据点,缴获物资,逐步扩大影响。”
“安庆方向,由铜陵军分区周志明部负责,向西南延伸,控制安庆以东长江南岸地区。沿江设立隐蔽观察哨,监视日军江上动向;派出小部队潜入安庆周边山区,建立游击据点;与皖西游击队取得联系,形成夹击之势。”
“滁县-全椒方向,由江北军分区黄木生部负责,巩固现有江北四县——来安、天长、盱眙、高邮,并向西延伸至滁县、全椒。加强津浦铁路沿线的破袭行动,切断日军后勤;派出武工队潜入滁县、全椒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民兵组织;与当地开明士绅、帮会势力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大别山军分区,丁伟部作为战略后方与策应力量,巩固山区根据地,向西威胁武汉、向东策应皖中。派出小股部队向东渗透至六安、舒城一带,与皖南主力呼应;建立秘密交通线,输送干部、物资、情报到江北与皖南。”
“还要统一情报与通信体系,”王林看向王光道,“由军区敌后情报处统一协调各分区情报工作。使用电台、交通员、信鸽等多种方式保持联络,建立‘情报共享—快速反应’机制,应对日军扫荡。”
“开展‘经济战’与‘民心战’也同样重要,”王林强调,“在控制区推行‘二五减租’、建立合作社,争取民心;发行‘边币’,控制物资流通,打击伪币;通过贸易站从敌占区购买药品、电池、五金等紧缺物资。”
“为避免日军大规模扫荡,我们需采取以下策略:不主动攻击大城市,避免刺激日军中枢;行动低调、分散、夜间化,减少暴露风险;多次佯动、声东击西,迷惑日军判断;与伪军、地方保安团建立‘默契’,甚至策反其部分人员;及时转移主力、物资,避免固守一地。”
王林最后总结道:“我们将分阶段实现目标:第一阶段,巩固现有四大分区,建立初步情报与交通网络;第二阶段,渗透至合肥、巢湖、滁县、全椒郊区,建立游击据点;第三阶段,实现各分区之间的物资、人员、情报互通;第四阶段,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网络。”
“第三条腿,是民生和经济。”王林的声音放缓了一些,但更加凝重,“这是赢得人心、支持长期战争的根本。咱们打鬼子,最终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首先提到土地政策:“立即颁布法令,在所有根据地内,坚决执行‘二五减租’和‘分半减息’!工作队下乡,确保政策落地。这是发动基本群众、巩固咱们基本盘的最核心政策!但同时,要明确规定农民减租减息后必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