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得累(3 / 4)

加入书签

/p>

闻得官话,那人改了口,用地道带有苏州风韵官话回答了傅振羽。说了三次,傅振羽才确定他的意思:“你是说,他们只住了一年,就搬走了,搬到了冉家是吧?那冉家在何处?”

在苏州地面上,问冉家是什么人家,就跟去了汝宁府问齐家,哦,比问齐家还低级。男人积极回答傅振羽的问题,便是因为傅山长夫妇俩,搬到了冉家的缘故。

“冉家有好几个当官的进士老爷,离这里有点远。”男人连说带比划了半天,最后因为语言沟通问题,只得道,“冉家很大,你随便问就知道了。”

傅振羽这才知道,这冉家是大户人家。

未亲眼看到傅振羽见到父母,镇远侯等人便不曾离去。听了事由,镇远侯便道:“我们吃个中饭,他们也就能查到了。不着急,后日晨起才开船,你可以和父母多聚一会儿。若是邱太医不好使,从京城请御医,也是一样的。”

傅振羽笑了笑,没说话。

御医对侯府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真不是什么易事。能找到邱太医,还能她爹身子好转,这已经是极好的事了。至于父女暂时别离,咳咳,恕傅振羽直言,这不正好方便她做事了咩?她求之不得好呢。

果然如镇远侯说的那般,等他们吃过午饭,冉家的消息就送了过来。

“冉家是苏州府的望族,末将又回了傅姑娘方才问的那户人家里仔细问了一遍,确定傅老爷是跟着冉家四房的九老爷走的,冉九爷住在平江路的大儒巷里头,离码头五里地。”

也就是说,傅振羽他们下船后白走了一圈,现在要折回去。一行人不疾不徐折回,镇远侯和顾咏言说起了苏州府:“苏州府是咱们圣朝的叫法,百年前,这里则是平江路。不管改名前还是改明后,平江路历来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傅振羽闲来无事,索性拉开帘子,趴在车窗上,一起听。听到这,插言:“是和汝宁府一样一样的要道吧?我们汝宁,还有个别称,叫驻马店呢。”

镇远侯称是,顺便和顾咏言讲述这两处“要塞”的不同。

傅振羽听得比顾咏言还要认真,又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镇远侯的交通要道,和他们这些平民百姓理解的要道不同。人家这是在教儿子,如何画“布防图”。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傅振羽脑海里成行——

南湖书院,可以增加一门军事学科。问题在于同样没有合适的夫子和教材。这一项更大的问题是,她零基础。她教不了军事,一点点都不行。

“傅姑娘,到了。”

这一次,镇远侯直接道:“山河,你去问。”

侍卫应声而去,不大会儿折回,并道:“傅老爷在此,那门子要见到傅姑娘才肯传话。”

傅振羽便下车。

见她独自一人走向深宅,想了想,顾咏言和镇远侯说了声,下马,跟上了傅振羽,陪她站在门前的树荫里,等着傅山长。

傅山长得了信,闺女来了苏州,身边跟着个富贵的少爷,立即不淡定了,撇下冉九爷,一路疾行。扬起的衣角,被沿路的枝丫刮坏了而不自知。

及至门口,确定是亲闺女后,傅山长的视线,便锁定在顾咏言的身上。顾咏言不知就里,只知这是明面上的山长,便任由他打量,模样甚是恭敬。

傅山长的心情就更不好了。

镇远侯什么人啊,虽是远远的,瞧见这一幕,十分感慨。果然天下父母心,想的都是一样的。可惜啊,傅举人,我倒是想让儿子和你闺女有点啥,奈何俩孩子不配合……

“爹——”傅振羽拉长了音,依旧唤不回亲爹的注意,只得先同他介绍顾咏言,“这是顾咏言。去岁童掌柜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