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烦恼(3 / 4)
和仓子坚的入住一事,李母果断推波助澜,李父才那样痛快地下了决定。
还有一件,在李母看来,傅振羽年纪虽小一点,却比年长的仓子坚更像大人。
“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你们先拿去使,去丝织坊做事的话,就不要提了。”
李老太太的一句话,唤醒了李母的胡思乱想。
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料那般,婆婆不愿意接手家事。还好,自己早有准备。
李母忙道:“事情还没到动娘老本的份上——便是娘要为孙子出力,他的路费吃喝,都还没个着落呢。娘私下给宗延二两银子,比凑这三十两还好呢。”
这当然是好,那不就要自己洗衣做饭喂猪下田了吗?我都五十岁的人了,哪还能干这么累的活儿?李老太太不愿意,便道:“我手里的棺材本是十两,给你们八两凑钱,二两给宗延就是。”
这就解决了十两银子,李父自然愿意。
李母看在眼里,没分辨,笑道:“我寻思着,去丝织坊做工,一年要是只落个三五两的,不去也罢;可要是能落十两二十两呢?我的意思,和娘说一声,等傅山长回来,同她商议后,再来定到底怎样,可好?”
“十两二十两!你可真敢想!行,那就问问再说。”李老太太用痴人说梦的眼神,看着儿媳妇。
李母笑而不语。
待傅振羽一行拉了半车柴火时,李母忙让李父卸柴,招呼几人:“快进炕屋,才做好的饭菜,那屋里暖和。”
众人吃饱喝足后,李母拉了傅振羽去西屋说事——才到西屋,想了想,她又改口:“还是去东屋,当着婆婆的面和你商量吧。”
不知就里的傅振羽,一脸好奇地问:“是什么事啊?竟这样隆重!”
李母卖关子:“马上就知道了。”
待见了老太太,李母说了自己的意思后,傅振羽陷入沉思。
在丝织坊求事,也就是说,李家决定竭尽全力让李宗延放手一搏。可这样的事,干嘛非要在老太太面前说呢?
傅振羽脑袋飞快地动了起来。
仔细衡量过后,傅振羽斟酌着言辞,道:“丝织坊目前只有十几人,去年只开了半年。半年里,少的拿五两工钱,最多的那个人,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十二两。其中,十两是工钱,二两是因为她活儿做得好,知府夫人特意赏的。”
半年十二两!
李老太太惊得说不出话来,不过,老太太反应很快,立即问傅振羽:“那我能去吗?论织布,我不输宗延他娘的。”
那骄傲的口吻,溢出天际。
傅振羽面色不变,只说事实:“丝织坊用的不是普通的织布机,是四川的提花机。谁想去试都行,只是需要考核。就像书院考核一样,只有过了的人,我们才收。不单是老太太你,就是李婶,也可能被拒收。”
书院考核,李家十分清楚。
长子李宗延过了,次子李宗寿就没过。
傅振羽既然猜到她们是为了李宗延下半年乡试在凑钱,给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直接收人,我是做不到的。这会儿呢,丝织坊不开业,我可以带你们去瞧瞧,找人给你们验一下,让你们尽快知道结果,尽快做打算。”
李老太太打起退堂鼓,李母已经从转变过来,飞快道谢:“我们家条件摆这,就不瞎推了,多谢山长。不管成不成,我们全家都会铭记山长大恩。”
冬日天短,这会儿出门已是来不及,傅振羽同仓子坚说了声,初四吃过早饭,一行人再次驾着马车离去。
途中接了丝织坊的主事陈娘子,开了丝织坊的大门,进了织布间。
“陈娘子,这里交给你了。”傅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