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新生(2 / 4)
,八十两差不离能买到。”
嘴里没说,林太太在心底叹息。她家婆婆旁的都好,就是有一条,手里是个攒不住钱的。
自幺妹夫中举后,家里借着省粮税,一年攒个十两二十两的,一亩一亩的田添着,就是不存钱。之前说好了攒了两年的钱娶媳妇用,结果,凤家那里有了孝,老太太当机立断,拿银子去买地。
娶儿媳妇的钱,再次重头。
没想到的是,凤家怕出意外,孝期刚满就嫁闺女,打了林家个措手不及。若非如此,林俭娶媳妇时,林太太又怎会要傅振羽塞给她的银子?
这两年,外甥女让儿子做夫子,一年给二百两银子。除去分给儿子小两口的,他们手里也没少落。她日担心夜梦寐,就怕老太太再张开说买地。结果,老太太自己说,好好存银子,给孙子秋闱用。
现在,儿子明确不参加今年的秋闱了。
林太太一直担心老太太开口说买地,结果,还不如买地呢。
拒绝?
林太太自己也舍不得。常年不见儿子就罢了,以后是常年不见儿子,还是让儿子常年不见儿子?可要一直住傅家,就更不合适了。
林太太不吱声,老太太也不着急,对儿子道:“你也四十好几的人了,身子骨大不如前,家里不难这点,提前歇了吧。秋收后,把攒了这些年的田赁出去,一年的嚼头也出来了。你媳妇和你儿媳妇两个都是手巧的,不拘是你小姨子那里,或是那个丝织坊,也能赚点嚼头。你只弄两亩园子,叫家里有菜吃就成。至于将来,凤丫头马上就生了,不拘丫头小子,俭哥儿都当爹了,将来,自然要看俭哥儿。”
言外之意,林俭乡试的银子、会试的银子,都叫他自己攒;想要过更好的日子,也要林俭来努力。
林俭听明白后,加上最近师兄弟的表现,他前所未有的自信,应声:“祖母放心,孙儿定不会叫你失望。”
儿子应了,林太太和林舅舅两个,也都得了好处,又有哪个能开口拒绝?且老太太选择了适时进行家业交接,又把每个人的出路安排的妥妥当当。林舅舅和林太太两个一直想做主,却从来做不得主的原因,便是这个。
事情落定,林舅舅便开始四处找宅子。傅振羽知道后,好生赞了老太太一,又指了之前给牟家买宅子的李祥帮林家看宅子。
林家只想挨着儿子,并不需要离城很近。是以,他们家最后定了城北六七里处的祝家湾。捡了村边,买了临近庄家的六分地皮,准备自己起宅子;又花高价买了旁边的三亩地,给林舅舅种菜。
宅子没起呢,七月二十三,凤氏产下一子,林家有后了。
林俭长子,大名他爹还没想好,取了个长生的小名叫着。产生洗三,满月,都是南湖书院办的。傅振羽作为姑姑,出了一份子礼;又替父母出了一份。待到八月底,林家的宅子上梁那日,傅振羽又替父母,比照给牟家随的礼翻了一倍,随了乔迁礼。
银子多少不说,傅振羽这样事事为父母出力,又弄着诺大的书院,还兼顾着铺子、女学,日日有多忙,林老太太在这住了两个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又想着女婿女儿,中秋节礼都没往家里送,当即做了个决定。
“秋收过后,我去苏州一趟。”
翻了年,林老太太就六十六了。腿脚虽说利索,但是秋收过后,天也就冷了,这路不好走。林舅舅和林太太一番商议后,将家里的秋粮托给本家,定了九月的车马,陪老娘去江南。
不等他们离开,韩末和李宗延自开封回来。
两人考完之后并没有回书院,而是一直等在那里,等着乡试的消息。是以,这两人是带着乡试的结果回来的。才见到风尘仆仆的二人,傅振羽就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