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4章 枉死丫鬟女配699(1 / 2)

加入书签

老先生时而用戒尺轻轻地点着案几。

那“笃笃”的声音,如同敲响的警钟,强调着圣贤之言的深意,让孩子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时而,老先生俯身执笔,在学童的习字本上认真地勾勒朱砂圈点。

那一个个红色的圈点,如同盛开的花朵,是对孩子们努力的肯定与鼓励。

窗外,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飞过。

它们似乎也识趣地放轻了啼鸣,生怕惊扰了这满室的读书声,破坏了这如诗如画的学习氛围。

君欣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眼底渐渐泛起温柔的笑意。

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而又温暖。

这些稚嫩的诵读声,在她的耳中,如同那绵绵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她看到了,在岁月的悄然流逝中,这些稚嫩的声音将如同种子般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撑起这个国家的未来。

她也看见十年后的朝堂上,这些曾经在学堂里端坐诵读的孩童已然成长为国之栋梁。

他们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用今日在学堂所学到的知识和品德,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造福苍生,让这个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教育乃国家之根本啊,”君欣轻声自语道,她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坚定与力量,“只有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国家才有希望。这些孩子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给予他们充足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他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君欣凝望着学堂里专注诵读的孩童,眼中流露出深切的期许。

那期许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

她明白,这些稚嫩的心灵正如待琢的璞玉,虽然此刻还略显粗糙,但只要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教化的熏陶,终将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今日他们在学堂里所受的每一句教诲、每一个知识的熏陶,都将成为明日治国安邦的基石。

每一个端坐诵读的身影,都可能在未来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照亮这个国家前行的道路,引领国家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很快,君欣的思绪悠悠飘转,如同轻盈的云朵,缓缓飘向那广袤无垠的田野。

在那里,一幅热火朝天又充满生机的劳作画卷正徐徐展开。

只见农夫们正躬身于陇亩之间。

他们的身躯弯成一个个优美的弧度,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那古铜色的脸颊,是岁月和阳光共同雕琢的印记,汗水顺着脸颊如溪流般滑落,在炽热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晶莹剔透的光泽,宛如一颗颗细碎的钻石。

这些汗水最终一滴一滴地渗入那黝黑而肥沃的土壤,是大自然与人类之间一场无声的对话,每一滴都蕴含着对丰收的期盼。

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粗糙而又厚实,那是长期劳作留下的勋章。

此刻,这双手正小心地抚过每一株秧苗,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抚育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他们轻轻拨开秧苗周围的杂草,为秧苗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长环境;又用手指轻轻触碰秧苗的叶片,感受着那嫩绿叶片的生机与活力,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呵护。

在他们眼中,这些秧苗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是未来一家人的温饱保障。

极目远眺,整片麦田镀上了夕阳的金箔,在暮色中流淌着蜜糖般的光泽。

风过时,麦浪便层层叠叠地摇曳起来,像是大地披着的金色绸缎在轻轻飘动。

沉甸甸的麦穗耳鬓厮磨,沙沙作响,宛如在交头接耳地传递着丰收的喜讯。

这自然的絮语与田间飘来的俚俗小调水乳交融——农人们信口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