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南山南山·一、(1 / 3)
四十四,南山南山
葱葱郁郁,颠连翠涌,一条小道,十面陡峭,千年如斯,岿然不动,这便是南山。
南山千顶坪,与北山隔山相望,望过去不过几十百把米。天气晴朗时,北山千项坪上的旗杆旗帜,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中间深不见底的千丈深渊,却将二山陡然相隔。
奇特的地貌,险峻的峰峦,构成了南北二山看似紧紧相连,却又相隔遥远的独特风景。
此刻,月亮还浮在半空,晨曦却从东边水潮般涌了上来。那天空,便变得一半宁静恬淡,一半炫丽多彩。
晨鸟扑过,羽翼轻响,卷起无名的潮动,唤醒沉睡的一切。
呼,一掌劈过,地动山摇。
哒,一脚撩起,叶落花颤。
啊呀,一声闷吼,拳脚并纵。
身影闪电般在半空旋转,旋转,然后向上一纵,如鸟扑向半空,却陡然一停,整个人状端坐于清尘之中,双掌合拢,利目微闭,犹如老僧入定,佛陀拈花……
尔后,徐徐下降,坠落于地,一个鲤鱼打挺跃起,身影平和,缓缓张目,徐徐吐息,归于平静。
一旁的赵威简直看呆了,忍耐不住,鼓掌而呼:“师傅,好身手,好身手啊。”
张一枪微微一笑,又手一划,收了气息。赵威忙送上毛巾,一枪接了细细揩净汗珠。二指一绞,那看似干燥的毛发,竟滴滴答答的扭出许多水来。
一扔,仍还给了徒弟:“练功之人,切忌大喜大悲,天地潮动,喜怒无常,最伤人心,所以,守气为首,记住了。”
赵威向前上一步,抱起双拳:“徒儿记住了。”
话说张一枪被桂二爷和团副救出后,很快就降服了王双炮一干旧部。
毕竟是当初揭竿而起的老长官,且武功精湛,枪法独绝,待兄弟们如胞泽,不但兄弟们诚心诚意拥戴,就连王双炮仅存的压寨小夫人也心悦诚服。
双炮归来,瞠目结舌之余,乃跪拜在义哥膝前,自请惩处。
张一枪胸襟宽广,哈哈哈一笑:“人非神仙,孰能无过?义弟,你我同乡同村同胞泽,枪林弹雨中走过,过去的不说啦,一切从现在开始吧。
你我虽为绿林,但现在小鬼子打了进来,成为我们共同最大的敌人。现在,杀小鬼子要紧,起来吧。”
就这样,,王双炮逃过一劫。
然而,人心不古,全在私欲。这王双炮自小犟强张狂,目中无人,却偏偏遇着张一枪。
从此,不管他怎样努力,总是在张一枪之后,那狭隘偏执的私欲越来越深重,竟渐渐演变成了对义哥深深的怨恨。
可怜张一枪还以为自已不计前嫌,义弟必感动重新做人哩。
二兄弟从此和好初联手,纵横驰骋江湖,搅动一池死水。而张一枪也不愧为一世草莽英雄,逐把二山兄弟合拢,分了50人随双炮镇守北山,自已仍率队退守南山,不提。
正所谓“福不双降,禍不单行。”
一枪否极泰来,咸鱼腾身,夺回了南北二山,收服了王双炮,那烦恼却又一一涌上心来。
前面提过,这南北二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却偏偏不长粮草,让自古落草在此的英雄好汉烦恼不断,竟成险象环生。
历史上那著名的“安宁王之乱”,讲得就是明宣德年间朝廷安宁王反叛,一时人心归向,声势浩大,险成大海。
后被王阳明率兵剿灭,其兵败自杀之地,就是这南山。
其兵败自杀之秘,就是这南山不产粮草,守军终日野果充饥,泉水灌胃,饥肠碌碌,到后来,身体虚弱至提不动长矛,舞不动大刀,拉不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