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诸葛亮小课堂开课了(3 / 4)

加入书签

也是第一次遇见能和自己交流的人,二人又都是修道的,于是一来二去,便成了朋友,没事就坐在一起论道。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发现这位叫陈抟的小友确是别具一格,不但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过目不忘。还能掐会算,预知人意,能遥测远方发生的事,知人生老病死。

就是有一点特别奇葩,那就是非常的能睡,一睡就是一百多天不醒。

如果不是诸葛亮时不时的检查下他的鼻息,还真以为他哪天就这么突然睡死了过去。

不过少华山出现了一个如此奇人,自然引起了很多有心人的注意。

于是不少人都来瞻仰这位据说一睡就能睡一百多天,而且还不吃不喝的神异之人。

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当朝皇帝的耳朵里,陈抟前后被后周的世宗和北宋的太宗接见过,真正的进觐二帝。

后周的周世宗皇帝喜好道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于是有人把陈抟的名上奏朝廷。

周世宗便命令华州把陈抟送到朝廷,留陈抟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周世宗向陈抟询问点化金银的法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应当以致力治国为念,怎么留意黄白方术这样的事情呢?”

周世宗并未责怪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辞谢接受这一职务。 已经知道陈抟没有其他方术,周世宗就放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诏令该州长官逢年过节慰问陈抟,并且一直持续了下去。

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北宋太宗赵光义听闻陈抟大名,特招来朝廷进觐,太宗对待他很优厚,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啊。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他自称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他的看法很值得一听。”

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说:“先生得到的玄默修养的方法,可以传授别人吗?”

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此。”

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太宗,太宗听后对陈抟更加器重。同年,太宗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

后太宗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才放他回山。

而陈抟着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着。后晋天福四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又着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着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

最终,陈抟活到了118岁才寿终正寝。而且预知人意的陈抟,连自己的死期都能算出来,他算出自己的死日之后,让弟子贾德升在张超谷凿石为室,然后亲自写了奏表,说明自己何日死于何处。到了那天,张抟果然仙逝,过了七天他的四肢都还有余温,当时有五色彩云掩盖堵塞洞口,经月不散。

由于陈抟晚年皈依玄门为道士,在华国的道教史和思想史上都享有崇高威望,所以被道教列入高道,成为老庄之后的道教至尊,人称"陈抟老祖"。

但因为他善睡,一天的时间里,最起码有大半天的时间是睡着的。自然,大家都认为他相当的懒,只要能够不动,他都绝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