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文天祥拒官(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天的下午,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临安城外的春草堂里一片宁静。赵旋静静地坐在一间教室的最后一排,专注地聆听着文天祥的讲课。

文天祥站在讲台上,一如既往的风度翩翩。他手持一本《孟子》,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抑扬顿挫地讲解着其中的章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文天祥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天祥每讲完一段,都会停下来,逐字逐句地剖析其中的含义,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文天祥则耐心地一一解答。

赵旋坐在教室里,也被文天祥的讲解深深吸引。他觉得文天祥的讲解既清晰又有趣,让原本枯燥的儒家经典都变得生动了起来。

这时,教室的房门被一阵剧烈的敲门声打断。文天祥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有些不悦地问道:“谁啊?这里正在上课呢?”

随着房门被推开,一个教授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他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满脸的焦急。来人一见到文天祥,便赶忙拱手施礼道:“文教授,我可算找到您了!春草堂里来了一队天使,指名道姓要您前去呢!”

文天祥听了也是一愣,脱口而出道:“我现在已经是一介白身了,天使找我做什么?”那教授显然也不明就里,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也不晓得其中缘由啊,您还是快些去一趟吧,秦山长正在陪着他们说话呢。”

文天祥这才放下手中的书卷,对学生们道:“我有事情,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吧。我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们也仔细的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达到圣贤关于仁义的要求呢?”

说完,文天祥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大踏步地朝着门外走去。赵旋见状,也赶忙起身,紧随其后跟了出去。

春草堂的院子里已经围了不少的教授了,大家正好奇的观望着这一队威严的朝廷官员。只见有十二名紫衫铁幞头的殿前司亲从官分列在两侧,当中有一个天使身着绯色罗袍,腰间银鱼袋还在日光下泛着光芒。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小黄门,手中捧着一个檀木做的木匣。

文天祥挤进了人群,他整了整腰间的束带,将软脚幞头扶正——这是一般罢官士人见官的正常礼数。然后走上前去,拱手说道:“文天祥在此,不知天官找我有何事?”

那天使看了文天祥一眼,问道:“你就是文天祥?”文天祥答道:“正是。”天使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秦九韶,见秦九韶点头示意,这才说道:“文天祥,你准备接旨吧。”说着,又回头对随从吩咐道:“来人,设香案”

很快就有人抬来朱漆戗金的案桌,在上面铺上绣着云雁的青色案衣,然后在摆放好了一只三足龙泉鼎,点燃了御赐的龙涎香,顿时一股异香就向着四周飘散而去。

赵旋看的也是目瞪口呆,心中暗暗思索:“我在鄂州之时,也是见过天使的,怎么也没见到如此大的阵势呢?”不过他很快也就明白了过来:当时整个鄂州城都被蒙古军队给团团围住了,哪里还有条件搞这么隆重的仪式啊。

天使缓步走到小黄门的身边,打开了檀木盒子,从中拿出了一张黄麻纸的诏书。天使手捧诏书,转过身来,一脸严肃的对文天祥道:“文天祥听旨。”

文天祥闻言立即拱手肃立,只听那天官大声的念道:“敕:宝佑四年状元文天祥,学识恢宏,学贯古今。特授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赐紫金鱼袋,钦此。”

那天使念罢,他才重新看向文天祥,笑道:“文大人,恭喜了,还不快快接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