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慰劳(1 / 2)
神勇军已经全部通过了独松关,赵旋也起身向候兴等人告辞了。
候兴率领冯翼等将领亲自送赵旋出了关门,临行前,赵旋突然想起一事,对候兴道:“候统制,这几天可能会有几个春草堂的教授前来此地,为首之人名叫陈仁玉,他们还带着几个春草堂的学生,打算在这里考察一下沿途的植物。如果他们遇到什么困难,还请候统制您能够帮助一二,赵旋在此先行谢过了。”
赵旋挥别了候兴众人,转身就去追赶大部队了。他走了没多远,就看到有几个士兵正在石壁上凿刻着什么。
这一路走来,赵旋倒是见过不少的石刻,有的刻在峭壁上,有的刻在路边的巨石上。这些石刻有的是金军入关时留下的,还有的写着“建炎四年岳家军由此出关”的深深印记。
赵旋走的近了,见神勇军的士兵已经刻完了了“景定元年七月七日,神勇军由此过关”这几个大字。他们还想继续刻上赵旋和蒋虎的名讳,赵旋连忙阻止道:“不必了,这样就足够了。”
下山的路途就比较好走了,神勇军官兵的脚步也轻松了不少。
从山上俯瞰,山下那大片大片的绿色稻田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他们眼前,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曳,一片安静美好。
神勇军一路顺利地下了山,到达斥候预定的休息地点后,赵旋终高声下令道:“全军休整半个时辰!”士兵们如释重负,纷纷找地方坐下休息,有的喝水,有的就干脆直接躺在地上闭目养神了。
自从神勇军从独松岭上向山下走的时候,那杏黄色的牙旗就引起了稻田里还在辛苦农作的农民的注意。很快有大批官军下山的消息,就传到了乡绅李员外的耳朵里。
李员外此时正捧着账本在房间里算账呢,听到这个消息,他手中的账本“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的一幕:一群官兵过境,以征粮为名,强行抢夺百姓的粮食,搞得民不聊生。李员外的脸色变得苍白,他颤抖着声音问报信人:“你可知道是哪路兵马?领兵之人是谁?他们的军纪又如何?”
报信的人赶忙回答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那面旗帜是黄色的,上面好像还写着一个大大的‘赵’字。”
李员外听完之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低头沉思着:这牙旗是黄色的,那肯定就是禁军了,可这姓赵的统帅到底是什么人呢?他心里暗自琢磨着。
不过,李员外心里也很清楚,这官兵过境,抢粮毁田的事情可不少见。要是不小心怠慢了他们,保不齐就会给本地的百姓惹来祸事。
想到这里,李员外咬了咬牙,吩咐身边的人道:“赶紧去准备一些酒肉,再挑些新鲜的大米,让村民随我一起去慰劳一下大军。”
旋正和蒋虎等一众将领正在营帐里讨论着这附近的地形呢,突然有士兵跑进来禀报:“赵统制,外面来了一队百姓,他们带着酒肉呢,为首的那个人是一个姓李的乡绅,他说是来慰问咱们神勇军的,还要请您出去一见呢。”
李员外远远地就望见一群官兵簇拥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朝这边走来,他心中暗忖:“看这阵仗,此人想必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了。”
于是,他赶忙迎上前去,拱手作揖,满脸笑容地说道:“在下乃是本地的乡绅李源,见过赵统制。久闻赵统制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啊!听闻您率领神勇军路过我处,我特代表乡民们前来慰劳贵军,略备薄礼,还望笑纳。”
赵旋闻言,目光落在了李员外的身后。只见十几个精壮的汉子正挑着担子,担子里面装着白花花的大米,油滋滋的腊肉,还有不少坛子的米酒,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