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渐燃的引信(2 / 4)

加入书签

公室。

看样子事態十分紧急,他气喘吁吁,浑身被汗水湿透。

结果正悠閒地品著咖啡的舍恩也被呛得猛咳不止,汉斯只好替他开口。

“先冷静一下,別把自己急出毛病来。”

“呼......呼......抱、抱歉!实在是事发太突然了......”

“咳咳!哼......到底出了什么事,值得你这般大惊小怪”

舍恩皱著眉头髮问,待那人平復了呼吸,才缓缓开口:

“奥斯曼,奥斯曼帝国发生政变了!”

“什么!”

“根据驻奥斯曼德国大使的报告,大批青年军官与奥斯曼知识分子参与其中,情况相当不妙......”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young turk revotion)。

由奥斯曼帝国的年轻军官组成的“联合进步委员会”(cup,ittee of union and progress),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青年土耳其党,为了推翻暴君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而掀起了这场革命。

这场让全球掀起“青年抵抗运动”热潮,甚至让“青年土耳其党”一词广为人知的事件,汉斯自然十分熟悉。但他內心却產生了一丝疑惑。

按歷史进程,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本应是因英俄协约动摇奥斯曼帝国的地位而爆发的才对。

不过,考虑到“联合进步委员会”早在1906年就已成立,其本质目的就是为推翻暴君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改革奥斯曼帝国,革命现在爆发倒也不足为奇。

『或许这次就是受到德英协约的影响才提前发生的吧。』

无论原因如何,结果並未改变,汉斯的任务也不会有所不同。

“部长,我们不应介入此事。”

“嗯男爵,你认为青年军官的政变会成功”

面对舍恩部长疑惑的提问,汉斯点了点头。

凭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能力,绝无法镇压掌控军队中枢的青年军官叛乱,歷史上確实也是如此。

“確实,考虑到奥斯曼帝国目前的局势,这並不奇怪。我必须马上联繫比伯施泰因(adolf herann freiherr arschall von bieberste)大使,指示驻奥斯曼的军事顾问团和德国外交官保持中立,切勿轻举妄动。”

舍恩部长的话让汉斯再次点头。

不过,即便政变势力掌权,德意志帝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立场也无需改变。

反而保持“至今为止的关係”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时间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还另当別论,但若奥斯曼帝国想要在此时插手德英协商,藉此从俄罗斯和有亲俄倾向的巴尔干国家手中夺回那早已逝去的昔日荣耀,那对德(汉斯)而言將会非常棘手。

“再说了,这一切还都是因为青年土耳其革命引发的。”

对汉斯来说,比起青年土耳其革命,更棘手的反而是那场“事件”。

一旦处理不当,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局势恐怕会迅速失控。

......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陛下。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签字。”

“你们这些叛徒......!”

1908年7月24日,正值伦敦奥运会如火如荼,关於通古斯大爆炸的议论沸沸扬扬。

儘管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竭力镇压,伊斯麦尔恩维尔最终还是与联合进步委员会的领导层一道,踏入了君士坦丁堡。他带著讥讽的神情,对坐在王座上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