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切来的太快(3 / 4)

加入书签

愤怒更甚,而希腊则无奈地挠了挠头——塞尔维亚主动充当反派,倒也省了他们不少麻烦。

至此,巴尔干的战爭落下帷幕。

但没人敢断言巴尔干半岛因此迎来了和平。

两次巴尔干战爭不仅未能带来和平,反而更加加剧了巴尔干各国间的矛盾和紧张。

而此刻,恐怕最想哭的就是俄罗斯帝国了。

不只原本打算利用巴尔干联盟牵制奥匈帝国,將整个巴尔干纳入俄国势力范围的计划被彻底粉碎。更糟的是,如今巴尔干半岛唯一还能为俄国所用的国家,就只剩下塞尔维亚。

现在,曾受俄国援助独立的保加利亚,在酿下大祸后彻底脱离俄国势力范围,满心只想復仇,甚至开始接触德奥阵营;黑山则成了塞尔维亚的附庸;希腊从一开始便是德英的棋子。

罗马尼亚虽是亲俄国家,但因地缘因素,难以承担巴尔干战略的重任。

种种原因,导致俄国只能將所有赌注押在塞尔维亚身上。

而这最终將成为俄罗斯帝国走向毁灭的伏笔——但不幸的是,他们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

“现在只剩下塞拉耶佛事件了吗......”

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汉斯望著世界地图,喃喃自语,隨后闭上眼,回顾至今为止的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

德意志帝国不仅拉拢了奥匈帝国,还吸引了英国、希腊和保加利亚,建立起对抗俄法同盟的联盟关係。

为了便於理解,从现在开始,就將这一方称为协约国,而俄法同盟称为同盟国吧。

呵呵,光听名字就觉得像是世界大战的贏家。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似乎无法阻止义大利退出三国同盟。但这也在预料之中。

反正义大利就算站在法国那边,最终也不过是在伊松佐战场上和奥匈帝国打得两败俱伤罢了。

“美国大概率会像原本的歷史一样,不插手欧洲战爭,保持中立吧。”

只要伍德罗威尔逊不像西奥多罗斯福那样突然变成霸权主义者,政治立场发生180度大转变,那就基本可以確定了。

再者,美国之所以参战一战,归根结底是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和齐默尔曼电报等愚蠢的挑衅。

即便美国中立,这种中立也很可能是偏向协约国的中立。

就像那个曾经叛逆出走的儿子,儘管离家,但仍对母亲怀有一丝孝心——只要英国站在这边,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为主流的美国政坛,便很有可能对协约国抱有好感。

“更何况,德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占比,仅次於英裔。”

当然,由於同属日耳曼民族,德裔美国人像荷兰裔一样,很快会被英裔同化,以至於血统上的区分几乎失去意义。

“不管怎样,外交局势顺利,坦克生產从去年底就已启动,空军也在持续发展。参谋总长已经换成了法金汉,对法国的钓鱼行动也在顺利进行。”

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总不至於还会输吧。

“要是这样都输了,那我不白穿越了吗”

虽然汉斯承认己方的一些普鲁士军官战略眼光上实在不怎么样,甚至不如希儿,但至少目前,他们还算是个人,能够听话。

不过如果他们让他失望了......那时候他会做出什么事,连汉斯自己都无法预料。

“外务大臣!大、大事不好了——!”

正当汉斯悠閒地品味著咖啡时,秘书一脸苍白,甚至顾不上敲门,直接衝进了办公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