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奥斯曼的想法(2 / 4)
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庞上,此刻满是恳切。
为了自己深爱的祖国,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拖著年迈的身躯秘密来到君士坦丁堡来进行劝说,只为能成功劝服对方。但伊斯麦尔恩维尔依旧背对著他,沉默不语。
“恩维尔,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你到底还在犹豫什么那群傲慢的英国佬在伊普尔已经岌岌可危!我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机会,就在眼前!”
奥斯曼政治三巨头之一,同时也是海军大臣的艾哈迈德杰马尔帕夏,显然已经对恩维尔的迟疑失去了最后一丝耐心,忍无可忍,他的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慍怒。
“我能做什么”
直到此刻,一直沉默不语的恩维尔才终於打破沉默,缓缓开口。
“我们的苏丹陛下,以及大多数土耳其人,都选择向英国或德国屈膝。”
准確的来说,只是决定继续保持中立罢了。
此时的情况,儘管英国的海军大臣態度既傲慢又充满侮辱性,但奥斯曼的苏丹和大臣们依然选择了保持沉默,他们不愿仅因这一点就贸然开战,反而满足於从汉斯冯乔所施捨的些许利益。
正如焦利蒂哀嘆义大利尚未做好参与这场世界大战的准备一样,奥斯曼帝国同样也未能完全从巴尔干战爭的创伤中恢復。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没有人想要战爭。我们亲爱的汉斯冯乔侯爵不仅承诺战后会补偿我们被夺走的战舰,还保证归还我们在1878年俄土战爭中失去的阿尔达汉和卡尔斯。”
你简直无法想像苏丹和那些大臣们听到不必捲入战爭,就能获得这些的样子,那欢喜得简直快要昏过去了。
当然,这是汉斯为了確保加里波利不会真的变成加里波利,不得不做出的一定让步。不是无偿施惠。
他甚至还曾想过把亚塞拜然也交给奥斯曼帝国,使其成为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国,毕竟奥斯曼帝国是个伊斯兰国家,而亚塞拜然即便在21世纪仍与土耳其保持著亲密关係。
但最终,这一计划因英国的强烈反对而告吹——毕竟,英国不可能允许德国不仅掌控中东的石油资源,还要连巴库油田一併拱手相让。
“汉斯冯乔,我自然是熟悉的。”
听到这个名字,满头白髮的德尔卡塞终於开口了。
“他还是个孩子时,我就在摩洛哥见过他。”
回想起来,当年无论如何也应该想办法除掉他才对。
德尔卡塞嘆了口气,眼神复杂,隨即继续说道:
“正因为如此,我太清楚他的手段了。他总是披著善意的外衣,摆出一副人畜无害、互惠互利的姿態,但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真正能获利的却永远只有他本人和德国。一个极度虚偽的傢伙。”
“这正是我的意思!”艾哈迈德杰马尔帕夏忍不住附和,毫不掩饰自己对英国的厌恶之情,“在那头死胖子邱吉尔抢走我们的战舰时,他们又说了什么他们竟然厚顏无耻地要求我们忍耐!简直是奇耻大辱!欺人太甚!”
德尔卡塞趁机进一步劝说道:“握住我们法兰西向贵国伸出的友好之手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並肩作战,相信终有一日,一定能够帮助伟大的奥斯曼帝国重新夺回那些曾经失去的无上荣耀!”
就像伊甸园中的蛇,蛊惑著夏娃去摘下禁果。
“帝国的任何人都不会听我的,更別提与宿敌俄国结盟,帝国的子民又怎会容忍”
“作为外交官,我得提醒你,为了国家利益,有时即使是昔日的敌人,也必须合作。『敌友易位』並非罕见之事。想想克里米亚战爭,法国与英国联手对抗俄国;再看看英国和德国,几年前还是剑拔弩张,如今却成了盟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