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死疫之前(1 / 4)

加入书签

“……我接受部长的条件。”列寧面无表情地说道。

“您做出了明智的决定。那么,请在这里签字吧。”坐在对面的汉斯微微頷首,示意列寧在面前的文件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时间悄然流逝,此刻距离汉斯与列寧的会面,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周。

在这漫长的七天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终,列寧还是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选择接受汉斯提出的苛刻条件。

当然,汉斯也没有忘记留下证据。

毕竟按照这位红色朋友一贯的作风,他极有可能事后翻脸不认帐,装作毫不知情。

为了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汉斯特意准备了这份详细的秘密协定,並要求列寧必须亲自用笔签署。

而此刻,列寧看著汉斯坚持要他亲笔签字的样子,脸色难看得像是吞了只苍蝇,他的手死死的攥紧钢笔,仿佛要將愤怒发泄在这无辜的笔桿上。

那场景让汉斯都不禁想著,照这样下去,他那所剩无几的头髮,不会因此彻底掉光吧。

但无论如何,既然列寧已经在秘密协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么接下来便是他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很快,列寧將启程返回瑞士,汉斯则通过德国驻瑞士大使馆,为他安排了一趟苏黎世火车站的列车。

不过,这並不是人们所熟知的那个“密封列车”,仅仅只是一列极其寻常、普普通通的列车。

“实际上那广为流传的密封列车的故事,不过是杜撰出来的罢了。”

列寧之所以要故意散布这样的谣言,其背后的原因无非是担心被指控与德国勾结(儘管这並非空穴来风)。

而德国方面似乎也觉得,把列寧这样一位堪称“秘密武器”一般重要的人物装入一辆密封列车,並送往俄国,整个事件会显得更有戏剧性和吸引力。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对这一说法进行大肆渲染和宣传。

事实上,这趟旅程根本算不上秘密行动。

一路上,没有任何神秘莫测或者遮遮掩掩之处,一切都显得稀鬆平常。

光是列车上进进出出的列寧隨行人员和德国军官,就足以让这场“秘密”变得人尽皆知。

甚至在那站台的一角,还能看到几个流亡的俄国人,当眾朝著列寧破口大骂,叫他“德国间谍”。

但列寧对此毫不在意,他此刻正与前来迎接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聊得不亦乐乎。

“甚至,他都根本不是坐火车回到俄国的。”

俄国的铁路状况让汉斯在波兰都已焦头烂额,因此德国境內哪还有铁路能一路通向俄国边境

列寧乘坐火车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穿越德国领土,前往港口。

他將在波美拉尼亚的萨斯尼茨港乘坐渡轮,前往中立国瑞典,再经由芬兰返回俄国。

这段旅程毫无传奇色彩,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无趣。

呜——

伴隨著一声响亮的汽笛,列寧乘坐的列车缓缓驶出车站,此时无论是辱骂还是欢呼声,都被他拋在了身后。

如果要引用最近安静得让人不安的邱吉尔的话——

德国像投放生化武器那样,用一辆密封的车厢把列寧从瑞士运到了俄罗斯。

“部长大人,您现在该回华沙继续工作了吧”

“让我先去波茨坦看看我妻子吧......”

“哈哈哈,部长大人,您真会开玩笑。走吧,战爭部的那些同僚们,可都望眼欲穿地等著您回去呢。”

於是,就这样,送別列寧后,汉斯再次被敬爱的外务部同事们,重新拖回了堆满公文的华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