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意失非洲(1 / 4)
1913年12月5日,正值义大利军与奥匈帝国军在伊松佐激战之时。
与已步入寒冬的欧洲不同,埃及的沙漠依旧被炽热的阳光炙烤著。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俯瞰著整齐列队的三万名阿斯卡里(askari)士兵。
相比於预计至少有十万之眾的敌军,他们的兵力明显不足。
儘管本国已得知这一情况,並承诺儘快增派援军,但军队的调动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加上来自利比亚方向的义大利军与法国军已然展开攻势,莱托-福尔贝克只能带著少数驻非洲的德国军官迎战强敌。
而身处如此劣势,德国军官们的神情自然难掩忧虑。
“司令官阁下,我们真的能守住这里吗”
“虽然法军与意军同样由二线殖民地部队组成,但兵力差距实在过大。更何况,我们的士兵......”
是黑人。
与白人相比,他们的智力较低,战斗力也不及白人。
面对至少三倍於己的敌人,在援军抵达前,他们真能守住埃及吗许多德国军官对此毫无把握。
“没问题,我们的士兵比你们想像的更强大、更勇敢,他们完全能胜任自己的使命。”
面对军官们的忧虑,莱托-福尔贝克依旧自信满满。
赫雷罗战爭时的经验让他深知,黑人虽非文明之人,却也不是弱小到不能称为战士。
因此,他带著必胜的信念,目光坚定地望向这些来自坦尚尼亚的黑色战士,缓缓开口道:
“阿斯卡里们!你们期待已久的战斗时刻已经到来!”
他洪亮的声音响彻战场,列队而立的阿斯卡里士兵们纷纷將目光投向他,眼神中满是对这位司令的崇敬。
白人军官们向来瞧不起他们,总是轻视、侮辱他们。但莱托-福尔贝克却始终將他们视为德意志帝国的正规军人,真正的战士。
而此刻,他口中流淌出的语言,也並非德语,而是坦尚尼亚的通用语,斯瓦希里语(kiswahili)。
又有哪个白人將军,会用黑人民族的语言下达命令、发表演讲呢
对阿斯卡里士兵们而言,莱托-福尔贝克值得他们尊敬,也值得他们为之奋战、献出生命。
“你们的敌人,正是全速逼近埃及的义大利军!但无须因他们是白人而畏惧。驻扎在利比亚的义大利军,不过是二线殖民地守备部队,他们的司令官也谈不上多么优秀。你们要做的,就是像当年的衣索比亚人那样,狠狠地把他们踢回去!”
“哈哈哈哈——!”
阿斯卡里士兵们爆发出哄然大笑。
德属东非与衣索比亚相距不远,他们自然听闻过第一场义大利-衣索比亚战爭中,那支在阿杜瓦战役(battle of adowa)中被衣索比亚军队围歼的义大利军队的耻辱故事。
“但,支援义大利军的法国军队,与他们大不相同。”
但莱托-福尔贝克接下来的话音一沉,士兵们的笑声隨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严肃而专注的神情。
“法军的主力是摩洛哥的古米尔(gouier)、阿尔及利亚的朱阿夫(zouaves)以及塞內加尔射手团(tirailleurs)。”
这些部队都是来自北非沙漠的驍勇战士,英军有廓尔喀人,而法军便有这三支赫赫有名的殖民地军团。他们早已在西线战场上打出了名声。
“古米尔是来自阿特拉斯山脉的山地战士,他们的凶悍足以与廓尔喀人匹敌。朱阿夫自古以来便是无所畏惧的狂战士,而塞內加尔射手团,则是法军最常用来担任先锋的精锐部队。”
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