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和平与科学(1 / 4)
“汉斯,你怎么还不来”
“刚才外交部送来了一份重要报告,我在看。马上就去,你等我一下。”
“好呀那我先去洗澡了哦”
隨著每次听到都会令人脊背发凉的声音响起,路易丝离开了书房,汉斯重新將注意力转回那些驻扎在远东的情报员发来的报告上。
报告中提到,日本正在对xx进行试探,內容让人忍不住皱起眉头。
“这帮傢伙可真是够勤快的。”
战爭才刚结束多久,他们就开始搞这些鬼把戏了。
也难怪,现在日本的內阁总理大臣是大隈重信,外务大臣是加藤高明,这对搭档在原本的歷史上,正是无视列强反对和国內反对声音,对xx提出xxx条的元凶。
或许他们正打算趁著xx政局混乱之机,做出同样的事,甚至可能在酝酿更为恶劣的计划。
当然,如果是后者,那些对日本早就心存戒备的汤米和洋基朋友们是不会坐视不理的。但问题在於,现在的英国和美国正好处於既痛苦又忙碌的状態。
当然,英国那边算是咎由自取罢了。
『日本恐怕也是看准了这点才开始行动的吧。』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恐怕会先著手吞併朝鲜和越南。
虽说xx也很重要,但眼下对日本来说,更迫切的是在今年夏天完成朝鲜和越南的彻底殖民化。
至於对xx的介入,应该会是之后的事。
“这狗娘养的小鬼子......”
一想到那被称为“xxx条”的屈辱条约可能又要在这个世界重现,汉斯不禁爆了句粗口。
虽说早已预料到会发展到这一步,也有了心理准备,但这股难以言喻的噁心感,终究还是让人无法释怀。
啊,真想扔颗“胖子”下去!
“话说回来,是时候考虑製造原子弹了吧......”
说到底,核武器本身所拥有的力量,实在是让人难以割捨。
但问题是,那真的可行吗
“不,也许比想像中要简单。”
毕竟,那个赫赫有名的曼哈顿计划中,有相当一部分核心人物,其实是为了躲避纳粹迫害而流亡海外的德国或奥匈帝国出身的科学家。
『就连二战前后美国科学界的飞跃发展,也有传言说是多亏了那些逃往美国的德国科学家呢。』
说到这里,真让人怀疑希儿是不是美国安插的间谍了。
总之,促成曼哈顿计划启动並间接作出贡献的爱因斯坦,和主导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铀工程(uranprojekt)”的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其实都已经可以算是“收入囊中”的人物了。
还有那位被誉为人类歷史上最伟大天才之一的约翰路德维希冯诺伊曼(john von neuann),以及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他们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这几位都是出身匈牙利的犹太人,曾在德国从事研究,后来为了躲避纳粹迫害而逃往美国。
『说不定,连奥本海默也能挖过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奥本海默在1926年读研究生时,竟然一度打算毒死自己的导师(这可不是玩笑,是实情),最终离开了他难以適应的剑桥大学,转而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业。
所以,如果能巧妙劝说,或许真能把他带到德国来。
比如说——永远正確的金钱诱惑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值得尝试的目標,比如丹麦出身、现在大概还在剑桥的尼尔斯玻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