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 / 3)

加入书签

还不是跟别的小娃娃一样的?那就对了,不用想太多。她经常睡也是长身体嘛,未必你还想她咋个闹腾才好吗?要还是不放心,你找徐大夫看一下嘛。”

徐大夫不是赤脚医生,不过比起赤脚医生,大家更相信这个祖上行医的老中医。他家的名号,在本地直到几十年后都还很是响亮。

那时候不管是去县医院甚至是去省城医院都已经够便捷了,但仍旧很多人会去找徐大夫看病,甚至很多人坚信县医院治不好的毛病能在徐中医这里治好——那位徐中医都已经是他儿子了。就前几年闹得最凶的时候,打倒一切封建主义牛鬼蛇神,很多老中医都遭了殃,徐大夫都好好的,这就是因为生产队社员都有求于人,没那个条件进城看病,谁还敢得罪大夫啊?

原本杨来娣和这位徐大夫也没什么交情,还是因为生老二结的缘。

这又不得不提,如今生产队妇人生产,没条件去卫生院,大多数也是没钱特意请接生婆的,但又有几家是真的不需要接生婆呢?那实在没钱咋办?也不能叫接生婆白跑吧?人也不能答应啊!所以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接生婆带走胎盘,就当是她们接生的酬劳了。

杨妙华这样没啥文化的人,哪里知道胎盘有什么用,不过就是听人说吃了很补啥啥的,但想到那毕竟是从人身上下来的,说直白点就是人肉呢,就觉得怪瘆人的。

上辈子生了五个,每个娃娃的胎盘都是直接让接生婆拿走的,杨妙华甚至都没见过一眼。这辈子生老二的时候运气好啊,身边还有于知青那么个贵人在,花了钱请的名气大的夏姑婆来,既花了钱,人家也不会再要胎盘,当时那夏姑婆还贼好心地让她拿去炖来吃了,贴心地跟她说要炖什么放哪些中药……她哪儿敢啊?听到夏姑婆说是补药,埋了扔了都是浪费,又想起曾经听李桂花说徐中医的老娘病重在寻这些补药吃,干脆就直接叫赵福安给直接送过去了,反正她也不敢吃,就拿去做个人情好了。

事实也确实是,徐中医没跟赵福安客气,据说他那老娘后来还真好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吃那劳什子玩意儿吃好的。反正徐中医是说了以后小娃娃有啥毛病的只管去找她。

也是因此,才有了林淑云劝解的一番话。

杨妙华还真抱去给徐中医看了,人家给把了脉,检查了一番,确认这娃娃没啥毛病,相反那是健康得很。那徐中医的老娘听了她的一番担忧,还很是无语地说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又说这娃娃长得好,身子结实,粉粉嫩嫩惹人爱,他们做父母的也有福气云云。

打那之后杨妙华才算是放心了,如今这般嘴上逗弄几句,更多的也是对小娃娃的爱怜。

老大懂事,老二省心,家里不吵不闹,没人饿着,杨妙华就觉得这日子还挺好的。哪怕是马上又到了割谷子的时候,这回她没能躲懒了,也没觉得有多难受。

重要的是这日子有了盼头,再辛苦再劳累,看两个小的,再看那茁壮成长的小鸭子,就感觉一切都好,和上辈子完全不一样了,杨妙华不管干什么都更有干劲儿了。

连带着自然也催促赵福安上进:“你也别那么实诚,一天到晚就扑到田里去了,那又能挣几个工分嘛?就全都拿满的也分不到多少粮,还是要精灵点,你要有眼色点嘛,我看孙叔他们还在砍竹子,你早点从地里回来去帮下忙啥子的嘛!”

说了这个,她又想到那增速大大减缓的蝉蜕,虽然有很大个原因是兰珍现在要在家盯着小鸭子,不能漫山遍野出去跑,少了个拣蝉蜕的主要劳力,但不能否认赵福安也确实没怎么上心了,杨妙华还打算靠这个挣钱呢,哪能容忍他这种惫懒行径?

“还有嗯啊子壳壳,你这几天都没拣回来,未必一个都没看到吗?我都拣了那么些回来,你还是看到就要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