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加入书签

的价格将她带来的那些蝉蜕给收了,别看只比供销社贵了一毛,在这年代,远没有通货膨胀,几分几厘都是要算清楚的,一毛钱也很能算钱了。

但这其实还没有达到杨妙华的心理预期,如果只比供销社贵一毛,听着多,可赚头其实也不大,毕竟蝉蜕那玩意儿,乡下再多又能有多少呢?要依靠量变引起质变,那也得足够的量啊,还有那么长的山路运输,就为了那么一毛两毛的根本不划算。

除此之外,人家也给她明说了:“你这回是赶上了,刚好需要。要是还有的话,下回也可以送来,一斤两斤的我们还是吃得下的。”

言下之意,超过一斤两斤的人家就不一定了。也是,毕竟只是个县里的医院,又不是药材厂,不生产医药,需求哪会有很高呢?人家也属实没看得上她,一个山民而已,弄一斤两斤也就差不多了,还能弄多少?当真不干活不种地了?

这点让杨妙华有点受到了打击,但她很快就振作起来,还尽量多打听了一些蝉蜕入药的事儿。

虽然自己也仍旧听得半懂不懂的,但她还是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蝉蜕还真是个好东西,入药制药还是大有可为的。

唯一可惜是县城没有这样的制药厂。

但这并没有彻底打击到杨妙华,她也算是打听了足够的消息,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总体还是让她觉得这事儿有盼头的。甚至都没等回家,在招待所就跟那工作人员何晴同志借了纸笔给于书彬写了信——盖因她也打听过了,虽然这里地方小没有制药厂,但是省城有啊!她既然有这个想法,这封信就是拜托于书彬帮她打听一下省城制药厂这方面需求的。

“你这还有熟人在省城呢?”

何晴本是不大看得上这乡下来的土鳖的,还什么红旗公社,听都没听过。是拿了菜家去后,跟家里人说了又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是一个特别远的山坳里,这下更看不上了。也就是觉得她还挺会来事儿,一个女同志敢只身一人跑这么远来县里闯,又还知道点人情世故(其实就是拿人手短),何晴对她才稍微有点耐心,还肯借纸笔给她。

等真看到她买了信封邮票上头那地址是写到省城的,这才认真多瞧了杨妙华两眼——本想着就是个山里野人在县城都没个亲戚朋友的,废话,但凡找得出这么一个那还能来住招待所还找她这么一陌生人拉关系?谁知道还有熟人在省城呢?这可真是藏的够深。不过转念一想,也是,真要是个山里野人能有这份儿眼光和能力?

是个人都难免八卦,何晴又是在招待所工作,整天接触的人多,八卦心思也是从来不减的。这两天杨妙华到处跑也没遮掩,何晴自然也大概知道她是在干什么。一个乡下人能想到把山里的东西卖出来已是不易了。竟然还能联系到省城那头,那更是值得结交的了。

两边都有心,接下来的交往便是顺理成章。叫不知内情的人看了,还真当这两人是什么远房表姐妹。

搞定了这头,杨妙华才跑回家。

因为打听消息多花了点功夫,她在县城就住了两晚,这回又没有孙家人同行,她自己还没觉得有什么,生产队上却是闲言碎语遍地飞了。

“一个女人这么几天的不着家是去干啥了?”

“男人孩子都扔家里,就没个正经婆娘的样子!”

还有甚者跑到杨东林面前去问有人逃避劳动可怎么办的?就是要质问一个回答。

“咋办?我又没要工分怎么就算逃避劳动了?”杨妙华翻个白眼儿,“你们不逃避劳动在这儿说啥呢?”

知道她战斗力强,这些人被她呛了一时竟不敢回嘴。

兼之她这次去县城,一个人到处跑,也跟不少人打了交道,自己都没觉察无形之间自身的气质已经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