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3)
站在她的立场上可以这么想,毕竟人都是自私的,总要为自己乃至于自己的小家着想。
可孙家人一听那也疯了好吗?老人还没死呢,这家啥时候轮到一个媳妇子来做主了?也还没分家呢,都是他们的儿女,女儿怎么就成外人了?
哪怕孙菁菁硬气觉得写个借条没什么,但是孙家父母就不干了。这是原则性问题,有了这个开头,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这么闹一下,折腾来折腾去,一家人就算不分家也跟分家没什么差别了,到时候住在一个屋檐下才难受,好好的家人情分都给消耗光了。再说女儿写借条,那缝纫机就成女儿一个人的,家里缝衣服啥的难道就不用了吗?账不是这么算的。
杨妙华并不知道孙家还有这些波折,但是去县城取货她是一路去的。
说起来,她现在跑县城也算勤的,早在给孙家弄到缝纫机之前,于书彬已经帮她去省城制药厂问过蝉蜕收购的事儿了。甚至都不能算是什么大事,省城制药厂毕竟是一家大厂,全省中心,药材采购很重要,可同时,因为重要,因为需求大,就杨妙华能提供的那点量,对人家来说都不算什么,甚至都够不上人厂里真正的后勤采购,只能落到更下层的去。
不过于书彬肯定是花了大人情的,兜兜转转还是走通了人家的关系,之后杨妙华把蝉蜕托人带去了省城,人家验过了货,又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她的采购单子也给弄下来了。
这所谓的采购单子自然不是那么规范的,没有写的特别详细的数据,但这也不是重点,关键是有了这个采购单子,杨妙华就成了公家认证的二道贩子了。她就可以公开收购蝉蜕,不用担心被人说是投机倒把而被抓了。
这一趟去县城,除了跟孙家一起去弄回缝纫机,杨妙华也是去拿自己的采购单子的。
好在这段时间他们也积累了一些钱,当然就算他们的钱不够,于书彬也表示可以借些本钱给他们。杨妙华没有拒绝,她很清楚,别看一家人拣蝉蜕好像没多少,可一旦他们把这收购蝉蜕的旗帜打出去,到时候十里八乡都往这儿送蝉蜕,那个量绝对是巨大的,需要的本钱也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万事开头难,只要挺过了坚持住了,等做顺了就好了。
因为激动,孙菁菁这趟也跟着一起去了,自打于书彬寄了书过来,她对县城供销社那些成衣就失去了兴趣,一心扎在看书学习上,脑子里有很多想法,设计图纸也画了不少,奈何手工缝线始终没那么灵活,针脚大大小小稀稀落落,对缝纫机的需求已经刻在骨子里了,这会儿哪能不激动?
大冬天的,镇日阴天,虽然不下雪,但那种湿冷是浸到骨子里的,也不好受。即便如此,说起要出门去县城,一行人也没害怕的。
到了县城,孙建业在车站等着,省城过来的车还没到。孙菁菁也想第一时间看到缝纫机,因为冷,被自家二哥催着跟杨妙华一起去了招待所。
“小晴,来,拿着。”杨妙华把背篓放在了柜台边,除了青菜萝卜,里面还有几个玻璃罐子,装的是腌好的萝卜干和大头菜。
“这个好,就想着这口了,之前的那两罐子都吃完了。二姐你来的正是时候。”何晴欢笑着拿起玻璃罐子,把背篓移到里面,又压低了声音,“刚刚好供销社有一批残次布,我给赶上了,收在家里呢,明儿给你拿过来。”
供销社的什么残次品破损品,这里头的名堂可大着咧。杨妙华原本也不知道,她哪有那渠道啊?不过现在她都懂了。
“那好,真是多谢你了。”她压低了声音,又笑着,“上回不是说嬢嬢有些咳嗽吗?喝点老鸭汤好,我听我们那儿大夫说了,止咳润肺的,这不,这会给你捎了两只上来,是三年的老鸭子,都杀好了的,你记着拿回去给嬢嬢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