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公社送货,虽然三轮车其实也没多大,但为了维护车辆,不仅把公路拓宽到了三米,还尽可能用石板铺路,这下过后,出行条件其实就改善很多了。
还有驴车,一趟一趟借别人的还是花钱,她在考虑要不是自家也置办一辆,或者说是买个自行车什么的。她想想觉得这还是很靠谱的,养头驴子出门可以有驴车送货,平时还可以让驴子拉磨,不管是磨豆腐还是啥都方便得很。
就连在县城她都想好了,以后长期做这个生意的话,她不可能次次都住招待所,太贵了,她想的是能不能租个仓库什么的好堆东西,也不用全累在家里,家里也堆不到,再说累积更多的货,她或许还可以直接叫辆货车给送到省城,所谓的搭顺风车也要钱,还搭人情……
以上种种,总之方方面面杨妙华都是考虑过了,有些虽然不成熟,但慢慢琢磨未尝不可。而且本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总得慢慢苦着来,先手里攒点钱起来再说那之后的事儿。
因为心有成算,面对赵福安这种言语打击,她的反应倒是很平淡:“第一回嘛,能安安生生把货交出去没出岔子就是好的了。都还赚了一块多,算是好事了,我都以为这回要贴钱进去呢。”
“啥?你还想贴钱进去?你是不是疯了?”赵福安很生气。
原本他真以为杨来娣这个蝉蜕生意能赚大钱,还挺高兴来着,这样家里就更多收入了。可看现在这结果,他就觉得很不满意,这可是折腾了两个多月啊,劳心劳力,最后光算钱上面的收入,才一块多点,要是再算他们搭进去的工分和人情,那真是赔的不能再赔。别的不说,光是想想,就这三天他要不是跟着杨妙华跑省城,而是待在家里下地,这就有起码二十多个工分,而且他还能去孙家帮忙跑腿,这段时间竹编没咋卖出去了,可孙叔还是在让他编,说屯着等夏天到了卖出去刚好。而且这批竹子砍了,之后一年都不会砍竹子了。他自己还在琢磨用竹子编椅子啥的,孙叔都跟他说好了,编出一张椅子给他一块钱的工费。还有凉席,孙叔让他尽管做,做好了也是按件给钱,一张凉席两毛钱工费。听起来少,可他两天就能编好一张席子,椅子虽然复杂点,他自己也还在摸索阶段(这个孙叔也不会),但两个月也不是做不出来。那就更觉得不划算了。
他甚至觉得自家婆娘这样赔本儿做生意,赔的是什么本儿?还不就是他辛辛苦苦攒下的那些钱?
“反正我不同意,你要是要做,别想我帮你。更别想从我这里拿钱。”他觉得自己必须遏制住杨来娣乱花钱。而且他知道做这个蝉蜕生意要本钱,来娣从于知青那里借了钱,还从孙家借了钱,现在也不可能还,还要继续做下去,不知道得搭多少钱进去!他不仅是要防着来娣乱花钱,更是要努力存钱,以后才好把这些人的钱给还上。
当然,来娣要是现在就醒悟,赶紧的及时停住,他就更高兴了。
他又语重心长:“来娣,我晓得你是想挣大钱,觉得往城里跑有面子,说起来风光。但是我们过日子要踏踏实实,那表面风光有啥子用嘛?只有脚踏实地挣钱才行,就我们现在这样,进城别个也看不起,也没挣到钱,真的划不着。”
杨妙华都给气笑了:“得了得了,你那三瓜俩枣的,我还不稀罕。还有,啥子叫表面风光?我跟你说,这生意我还就做定了,你不高兴不管就是,二天我也不得喊你一路,不得麻烦你。”
虽然吧,其实她也承认,是有那么一点点爱显摆,她就喜欢那表面风光。这生意带给她的已经不只是赚钱了,还有在生产队的地位。因为她收蝉蜕,怎么说其实都是给大家创收了的。有的人家出于真心的感激,有的人家则是害怕得罪她就不收自家蝉蜕,总而言之对她都客气了几分。
她也挺享受这种感觉的——两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