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3)
儿。
然后又跟赵福安说了几句,赵福安虽然总是有些扫兴地要来几句挑刺的话,但是杨妙华心情好,也知道他都是出于好心,倒也没怎么放心上,两口子之前的冷战也彻底宣告结束。
而这样的交易一旦达成,河口公社那边的灰包蛋合作社就得扩大产量,消息瞒不住人,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晓得是杨妙华在其中牵线,原本因为她上次去省城卖灰包蛋遭遇滑铁卢,有些见不得人好的已经在暗地里嘲笑她很久了,就巴望着她一蹶不振呢,听到这消息简直都要给自己憋屈气死了。当然更多人还是觉得杨来娣真是厉害啊,居然还能跟省城那边有关系,现在还眼瞅着办成这么一件事儿,听说县里供销社领导都夸了她呢,可真真是叫人听着都羡慕。
一晃又到了年底,赶在年前,河口公社的灰包蛋合作社就紧急发了一批货出去,那是交给供销社直接发往省城的,有这一出,不说河口公社家家户户都能过个肥年吧,但今年河口公社可算是显出来了。就这么一个合作社,各个公社领导年底去县城开会的时候,河口公社书记就给县领导夸了,还叫底下公社都跟着学习,那才叫大出了风头。书记一高兴,回到公社又给灰包蛋合作社一顿好夸,聂菊芳都得了生产标兵,拿了县里发下来的奖励:一张大红奖状,两条毛巾,两个搪瓷杯。公社领导还自掏腰包又买了一包白糖一块肥皂,奖励下来,再有生产队分下来的粮食和肉,至少聂菊芳一家是绝对可以过个肥年的了。
这是后话,且说一路从县城回来,别的那些离得近的早就散了,最后也就红旗公社、河口公社几个都偏远又相互挨着点的公社领导还同路,所以红旗公社书记谢发强就几乎是听了一路的炫耀,看着河口公社书记那得意洋洋的嘴脸,他是又酸又气还郁闷——以往他们这几个偏远公社可都是一样的落后分子,这下倒好,河口公社搞出个灰包蛋合作社,一下子就一骑绝尘弯道超车,直接把他们甩老后头去了,就连开会座位都从老后排给提到前面去了,还接受表彰,真是叫人眼红。
这样的好事儿怎么就不是发生在他们红旗公社呢?
偏偏就在岔路口都要分别了,河口公社的书记还拍着他的胳膊故作可惜道:“哎呀,这回合作社的事啊,我听到说都是你们公社一个叫杨来娣的同志撮合着搞起来的,这小同志真是有脑子,不得了啊!年轻人就是比我们敢想敢干。而且你说这是不是可惜了,要是你们公社也有人有这样的手艺,那不是就在你们公社搞起来了?”
谢发强:“……”别以为他听不出来这老家伙是在故意扎他的心。
“啥?哦,那个聂菊芳同志也是从红旗公社改嫁过来的?哎哟,怪不得那个小杨同志要来帮忙,她们还是有亲戚关系的啊?哎哟,这改嫁得好,把财都带来了。”
没法听,简直没法听!
谢发强虽然没胡子,这会儿也要忍不住吹胡子瞪眼,那是直接转身就走。
“别急啊老谢,我是真心感谢啊,你说你这气性咋就那么大?我这不说两句吗?说大实话啊,你说说你,回去也好好发展一下社员,你看那个杨来娣同志就不错嘛,人小杨还跟回城知青都打好关系,你看看帮我们多少事儿?这回合作社都得奖励,你回去要不也奖励奖励小杨,说不得也给你们公社抱只下金蛋的鸡来了。”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谢发强气哼哼回到公社,虽然对河口公社沸沸扬扬的合作社早就了解的七七八八了,这会儿也忍不住派人去打听,尤其是那个杨来娣,他们红旗公社的人,干啥老跑别的公社去?显啥能耐啊?
然后听完所有细节,他更郁闷了。
妈的,这个杨来娣,搞半天还真就是跟孙大山那一家子要好的,还有什么回城知青,就是之前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