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3 / 3)
是修路不如说就是拓宽了一下公路而已,其余没什么大变化。但这回要求要尽可能用石头来铺路面。
然后,杨妙华才辗转打听到,就这修路要说也是跟她有点关系,上辈子到后头是个人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这口号都被喊烂了。但在这时候,这种说法其实还并没有人提出来过。
她因为自己被山路所限交通成本太高赔了一次,那不就特别心心念念嘛,在上次撮合供销社跟灰包蛋合作社的合作中,她就难免总是要提这么两句,当时根本就没想着能成,她算什么人哪?那不就是随口说说,哪知道人真能听进去呢?
这就又得提提河口公社那位县里下来的年轻领导,这合作社虽然是杨妙华提出来的,但真正牵头落实下来并且一直为此保驾护航的,还得是这位领导,年轻人有干劲儿嘛,对这合作社的事情也分外上心,上次跟供销社谈供货分销合同,他也是非常关注,就跟供销社那边不知道怎么谈的,这不过年又回了县里,人也不知道怎么疏通的关系,就拿到了给河口公社修路的指标。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偏远公社,河口都修公路了,这周围的那能不连带着修一修?
这些内情能传出来的很少,事实上也是,老百姓只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至于事情的起因就不关他们的事了。杨妙华也是打听到些许情况,凭借着上辈子看电视和听人吹牛啥啥的经验,才自己想通了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啧,所以说头上有人好办事儿呢!新领导到公社想指挥社员办事儿可能不那么好使,可也别忘了人家在县里是有关系的,真要从上而下做点什么事,那还是比别的人容易很多的。
就单说修公路,哪怕现在不是后头那种水泥公路,可也要耗费人力物力,自然也是要讲指标的,尤其是你想要修好一点,弄点石板什么的,那要去采石场批石头,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弄到的。
于是,大家开始忙起了公路工程,这可算不上什么苦差事,虽然累一点,但是工分给的高,而且包饭,能吃饱,是很多壮劳力都争着抢着去的。
红旗公社自然也要参与,只不过他们就没那么好命,河口公社那些路,很多都能铺石板,他们这边的路嘛,拿不到去采石场的批条,只能自己搬些石块啥的来整。
而随着这一工程的开展,谢发强搞的什么“保生产促劳动”甚至专门设卡拦截控制社员流动的整顿风气大运动,也就无疾而终不了了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