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3)
还是叮嘱:“既然这样,那是得注意着点,别让他们搞出啥子事来,让别人看了我们屋头的笑事儿。”
“你放心,我肯定好生盯到她。这个赵青苗,硬是贪心不足的,不晓得还要给屋头整些啥子名头。我就要把她盯紧了,接她进门不是让她出去勾三搭四的。”谢大媳妇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谢老大看她两眼亮晶晶的,想想生怕搞出大事儿:“这两天她那个样子就不要出门了,你盯到点,不然外头不晓得要说些啥子。我们还要忙,你就辛苦点。”
一听到他说忙,谢大媳妇就被转移了关注:“我晓得。你都跟爸爸说了撒,这回我们可以弄到好多钱哦?”
“哎呀,你晓得有这个事就行了。莫打听那么多,免得出去不小心说出去了。”
“我嘴巴有那么大吗?好好好,你不说就是,到时候钱要拿回来哈!”
“那肯定是爸爸说了算,我拿得到好多钱嘛?以后再说嘛!”
两口子嘀嘀咕咕,说的也不是别的,正是这个修路的事儿。
谁都知道,这任何一件需要很多人参与的工程,哪怕现在还没到铺水泥那一步啥的,也都是有油水可捞的。尤其是在这种偏远山村。就说修公路,假设上头拨款一百万下来修路,光是从县里到乡,就得以各种理由被截留一半,然后到了乡里,又会以各种理由或是截留或是直接蒸发个十来万。但你以为剩下的就能全用于修路了?不,太天真了。他们会先跟村民说,上头拨款不足,政府财政赤字,要修公路是为了方便村民,顺理成章要求村民也按人头出钱,如此又能搞到一些钱。紧接着他们会自己安排亲戚朋友熟人的工程队来修,甚至很多工程队就是这些领导自家拉起来的,这样的工程队做出来的工程是什么样的呢?三米五的公路,能给你修三米就不错了;厚度要求达到十八公分的,实际上就只有十一十二公分。这样的公路,仅仅是在村里还没什么大车碾压,也不过两三年就会开裂甚至断开。村民不满意?不,很多村民甚至连公路原本的标准和要求都不懂。有懂的你说你反对,那胳膊拧得过大腿吗?
所以说,这不管是搞工程还是搞任何政策,信息不通畅的时候,那真的是层层揩油,就是扶贫,一个贫困户原本是两千,可实际上能真正拿过手的可能都没有五百。这大概也算是一种中间商赚差价。就是后头又是反腐又是搞精准扶贫,那是是直接从中央把钱打到贫困户银行卡上,这些乡镇领导也有的是法子:人家一开始就跟精准扶贫的贫困户签合同,让人家把这五万拿去给乡里搞投资,只有签了这合同才给人申报精准扶贫,然后等钱下来了,贫困户去银行排队等着打钱下来,乡镇领导就直接在门口摆个刷卡机,那是都不给人把卡揣热和,都没出银行门口就直接把钱给刷走了。这叫啥,这就叫山高皇帝远,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而毫无疑问,即便是在这七十年代,修一下石头泥巴公路,也是有油水可捞的。这不,谢发强虽然为此生气,可也不妨碍他抓住任何一点能捞钱的机会。谢老大两口子就是为此事出去搞串联。谢发强虽然是一把手,但又不可能真的他一个人说了算。
至于说为什么不在公社讨论这些事儿,倒不是说他明面上还要摆个假正经的模样,那不是在公社还有个彭三妹吗?那就是个碎嘴婆子,一天到晚啥事儿都要管,偏生那唐爱军也不是个男人,叫个婆娘家给管的死死的,这事儿让他们知道了保准要坏事儿。所以他才不得不这么私底下叫老大出去搞串联。
现在这捞油水的进展一切顺利,他们心里的郁气倒是能勉强填补一些。
只不过,有些事情,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老谢家可能就是坏事做得太多这辈子终于来报应了,这事儿居然在意料不到的地方曝光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