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3)
p> “再说了,彭二姑都那么说了,要不是孩子被虐待,那也是亲弟弟,她能那么说自己亲弟弟?”
有人不信,就有人被激得要直接捶死彭老二。
“彭老五是不帮人养孩子,可那说的是给他当儿子的,他当时本来就没儿子,那还不欢欢喜喜好好养?”
“再说那几年多难呢,大家可别忘了,我没见过哪家虐待娃娃的会在这时候把孩子接家里养的。真要虐待那早不给饿死了事?”
“就是啊,说到底还是姓冯的那一家会打算盘,他们家当时就有六个孩子,这俩小的要不是送彭老五家来了,指不定能不能养活呢!”
“可人孩子都说了……”
“孩子说什么?那冯老四冯老五是好东西吗?”杨妙华可不觉得什么孩子小,再说现在那冯老四冯老五也是十来岁的人了,在农村这样的虽然是半大娃娃,可也不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崽子了。不管他们是记得还是不记得,但能帮着父母出来造谣说出彭老五对他们不好之类的鬼话,那就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妙华一点不给他们留面子:“说彭五叔不行的,咋不看看冯家那边都是些啥玩意儿。跟他们冯家的比起来,彭五叔都算好人了,至少五叔没害咱这些外人不是?彭二姑那小叔子,在生产队祸害知青同志被人告了,要不是冯家那老太太跪着上门求情,女知青心软,他都得是个枪毙。这要是远的,就彭二姑自己那养在身边的儿子,冯老二,那是偷鸡摸狗不干好事儿,现在一把年纪了都没说上亲事!”
不就是扯遮羞布嘛,杨妙华上辈子听的乌七八糟的事儿太多了,有关彭家的就不少,毕竟彭家属于本生产大队,就隔了几个山头,彭老五又在五队本队,他家事儿就不少,连带着他那本家的事儿也不少,闲着没空的时候,大家都得叭叭几句。这不顺带着彭家的相关亲戚也算是八卦头条嘛!
而彭家最有名的一个传言,那就是说他们彭家老祖宗的坟没埋好,只旺外嫁女,不旺自家人。而这说法打哪儿来的呢?有证可考的都得从彭老五这一辈数起,彭老五的兄弟姐妹,堂兄弟亲兄弟,不管父母长辈怎么偏疼偏爱重男轻女,最终蹦跶的最高的也不过就是塞进公社小学混个教师,一辈子都没了离了这农村地方。可彭老五的姐妹门,那是一个个都进了城,没进城的也是子孙出息,后来都跟着进城享福了。典型代表就是彭大姐和彭三姐。两个人都属于中年奋斗,靠着自己就进城定居了的。
而这个彭二姐,就是现在话题里这个让兄弟替自己养儿子,养好了就夺回去的彭二姑,跟两个姐妹相比就差的比较多,也是到老了都还在农村,可人家后人出息,算是进城了,那也算比彭家那些男丁日子强。只不过有些挣钱手段实在是有些缺德——就杨妙华重生前,那时候纯属阿飘,更能听到和看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儿,就说彭二的小儿子,那时候也是一把年纪了,儿女都成家了,他对人说自己在县城里过活,其实就是跟一帮混混交好,找到那种业主还没搬进去的毛坯房,他就直接进去住,真正的主人来了他也不走,非得逼对方给点红包啥的,才会搬离,一般人没点手腕实力的,遇到这种无赖,你还真就没办法。那冯老幺就靠着这种手段,又不用出房租,平时再去拣点废品或者小偷小摸啥的,日子竟然还过得挺滋润,这谁敢信?要不是亲眼见到,杨妙华都不敢信还能有这种人,也才明白老话说的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还真是有那么点道理。
还没发生的她不能说,但就冯家那一窝子烂人,现在能说的恶心事儿也不少。
杨妙华一股脑都给倒了出来。
再度惹得众人惊叹连连——这些大家伙还真算是不知道,因为冯家所在的公社离这里有点远,光靠腿走也得三四个小时,除非有什么实在亲戚,否则大家也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