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3)

加入书签

也就四五点的样子,还是大好时光,不忙着下地干活,一堆人跑来看闹热,虽然有旁边队里来的闲人,可到底还是九队本队的人最多,闹闹哄哄到现在都还没消停,听声音好像是刘小芹又跟人吵起来了,总之九队现在就没个老实搞生产的模样,这样管不到人压不服人的队长就是社员不反对,公社领导都得给你换了。

要是真的换了的话,那就跟上辈子又不一样了,不过,应该也算是好事儿吧。

杨妙华回到家,先去孙家接人,刚好那边也围了一群人在说九队的事儿,人多的时候杨妙华没插嘴,单独把兰珍叫到一边说了话,对众人没多说什么。这是她上辈子做媒婆养成的习惯,虽然说亲事成不成都在媒婆一张嘴,可那得是说好话,现实条件有几个是话里那么好的?所以,不要觉得媒婆说话天花乱坠就好像她们很能叭叭似的,实际上,要做个好媒婆成就好姻缘,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什么话能对什么人说,她还是有自己朴素的认知和坚持的。

等这些人都走了,她才跟林大娘和孙菁菁说了一下自己在九队看到的,还预测了一下九队赵光庆下台后可能的接任者。大家也没当多重要的事儿,自己人嘛,坐一起摆哈龙门阵,盘点一下生产队里的风云人物,过过嘴瘾,也算是动脑了。

“你咋又跑九队去了?我还说你人咋个紧到不回来。”回了家赵福安就埋怨起来,“这一天天的到处跑你也不嫌累。”

杨妙华烧火,抬头笑道:“不累啊,反正下地干活还不是一样的。再说我还打算过两天去县城。”

“又要去啊你?公社怕是不得批哦。”

“没得事,我找彭三姑,之前就是管控嘛,说的是抓生产,现在放开了。”杨妙华不当回事。

这时候,一旁带着妹妹玩儿的赵兰珍忽然开口了:“妈妈,我也想去县城。”

“安?”灶孔里噼里啪啦,杨妙华一时没听太清楚。

赵兰珍哒哒哒跑了过来,靠在她的背上:“妈妈,你要去县城,可以带我去不?”

“我肯定很听话的,我保证乖乖的,都听话。”

杨妙华之前忙这忙那,但是跟女儿一起相处的时间是大大缩减的,这会儿她坐在小马扎上,兰珍靠过来,她才清晰的发现,这才多久,兰珍已经窜了一个头出去了,比之前长高了一节。脸上也有肉,虽不至于胖嘟嘟的,但完全没有了上辈子那种两颊瘦巴巴的样子,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和她记忆中的老大完全不一样了。

她有些惊讶,但马上又想明白了,这两年生活好,不说大鱼大肉,但肯定比别家日子好,就连比起那彭家老幺,兰珍姐妹的日子可能还要更好——彭五叔虽然被赶出来自立门户,可又不等于断绝父母亲缘,恰恰相反,越是不喜欢不在意的孩子,父母对其越是各种压榨。逢年过节的他那对爹妈都要过来吃饭,谁都知道这会儿乡下穷啊,哪怕是彭家,也多数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而彭家老两口子一来,家里什么好的都得先供他们,杀鸡的话鸡大腿都是他两个的,彭老幺再受父母宠爱也只有看着爷爷奶奶吃鸡腿的份儿。这点来说,兰珍和兰珠姐妹俩可要好得多了,毕竟他家没老人,没那么多来自爷奶的压榨和抢夺。

心里有些欣慰,又有点淡淡的失落。上辈子是穷苦,一天到晚为了口吃的瞎忙活,根本顾不上关注女儿的成长。这辈子明明吃喝上也没那么难了,可对女儿,她好像还是少了几分关注。仿佛就在不知不觉间,那个说话完全奶声奶气的小丫头,就已经长大了。

这感慨其实有些莫名其妙,但人嘛,情绪来了就是这样。

“妈妈,妈妈?”她不说话,赵兰珍等了好一会儿,伸出手轻轻推她,“你答不答应嘛?我跟你一路好不好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