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3)

加入书签

乖顺。

都不去对比别家了,单说上辈子自家那三个,老大老二就属于乖顺老实过头的,老三因为是幺女,年纪最小最受宠爱,老大习惯付出也就后头上了年纪才会抱怨几句,老二却是性子倔,人老实没心眼儿所以总爱说些不爱听的实话,特别是成家后就老是抱怨父母偏心,总拿小时候三妹有新衣新鞋她们没有来说事,惹得她心里有点恼羞成怒的不痛快,平心而论,谁能说自己就真的一碗水能端平呢?人心本就是偏的,人也会对更符合自己偏好的更加耐心包容,老三嘴甜会哄人,她对这个幺女自然多疼爱几分。

可说实话,老大老二难道没有嘴甜的时候?只不过那时候实在太穷,做父母的都没有给过孩子什么好脸色,孩子便是想要讨好都无处下手,只能循规蹈矩不惹父母生气招致打骂就不错了。老三呢,是75年出生的,那时候家里虽然也苦,可慢慢的日子总是越来越好过的,他们身为父母也从老大老二身上多多少少汲取了一些经验,而且老三出生后没两年赵福安就被拉去结扎了,知道以后再不会有孩子,更别说儿子了,他们两口子一心的疼爱和希望都给了这个幺女,但凡家里有条件买件新衣买双新鞋,那就只有给老三的。相比较老大老二,老三本来就是更受宠爱的,自然而然她的胆子也要比老大老二大,更嘴甜更有心眼更会哄人。同样是讨好,老大老二就只会老老实实听话做事,只有老三喜欢插科打诨,活不一定干得多,但嘴上话却是说得最漂亮的。她难道不清楚这一点吗?可人啊,大概就真是这么个劣根性,她杨妙华就爱听好听话,就偏心……

现在想想,孩子的性格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也是双向的。不想让孩子太老实不会说话,你就得给她空间让她有发挥的时候;不想让孩子蠢笨没心眼儿,你就不能总是打骂规训,得容忍她一些小心思。只要无伤大雅没什么原则性问题,多宠孩子一点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和空间也是好事。

想通了这点,杨妙华更是要让兰珍自己来说清楚了。多稀奇呢,仔细算算这也是兰珍第一次提要求呢。

不要以为小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其实小孩子也精着呢,杨妙华这态度表现出来,哪怕没有明说,但兰珍其实还是感觉到了这点纵容,说话也就直接起来,最后还直接抱着杨妙华的胳膊摇晃:“妈妈,妈妈,你就带我去吧,我肯定听话的,而且以后我肯定也会努力读书的。”

不只撒娇,这话还有点威逼利诱那味道了。

杨妙华心里第一个想法都是:咋的,不带你去县城,你还就不努力读书了咋的?

但她克制住了这股没来由的恼意,虽然,听兰珍小嘴叭叭说了一通,她大概也明白了,小女娃能有什么志向,她也不懂去县城真正意味着什么又有什么困难,她纯粹就是好奇了,听人说了城里怎么怎么的,知道自己妈妈经常去,这不就来缠上了吗?

赵福安说的也没错,还真就是有点宠坏了,要上天了。话里话外都只把去县城当成一件好玩儿的事。小女娃还有点虚荣了,也想进城去看看。

她听着心里稍微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的。诚如赵福安所说,她去县城真不是什么享受的事儿,怎么在孩子嘴里说得这么轻描淡写纯好像就是为了出风头似的。

但她按捺住了这股不爽,因为她意识到,这的确是小孩子,她又不懂那些。

说白了,要是在村子里,她每天都跟着父母一起干活,看着父母多么辛苦,身受自然感同,她肯定能明白父母有多辛苦。但是杨妙华经常往外跑,还是去城里,小孩子又没经历过,总是听村里人说城里多好,进城是件多厉害的事儿,再被人捧着,微微飘了一点,自然就想当然了。

“去去去,你哪里都想去,都跟你说了——”赵福安已经忍不住又开始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