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3 / 4)
人下公社,就是来检查的,说的就是红旗公社书记贪污,他们才跟到都下来查的,到底贪了好多嘛?”
这种话题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一下子,原本站在旁边的人都凑了过来,就想听听杨妙华这个红旗公社来的人讲讲一手八卦。
杨妙华自然是知道的都说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要说反腐治贪啥的,后世还真就没现在这时候严格直接,那是抓到了就能弄下台,真正的人民民主专政,而且基本都会公开,绝不会出现调查十天半个月都没结果慢慢不了了之的情况。
大家都听的惊叹连连,听到杨妙华说新书记还在查生产队,撤换了好几个生产队长,就更是一个个拍手叫好,还有人直接问杨妙华:“嗳,来娣,都换队长了,你咋没去争取一下?”
“没有没有,我们队还没换呢。再说现在队长是东林叔,是我们杨家的,我还要喊一声二爷的,别个干的挺好的,我争取啥啊?”
大舅娘接话:“是,都是一家人,不好这么干的。再说来娣这么年轻,又是个女人家,啷个当队长嘛?你们就别在那儿想东想西了。我看当队长也未必有我们来娣现在这么出息能干的,都去了省城了,那是一般人能去的啊?”
“就是就是。”
于是大家又问起在省城的见闻,黄龙公社比红旗公社离县城近,相对发展也比红旗公社要好一点,没那么穷,队里条件好些的人家逢年过节还会去往县城一趟,像章家条件不算差,三个舅舅都属于去过县城的,就算顶出息了,可是还没去过省城呢,那可算得上是大城市好地方,都不知道是个啥样子。
杨妙华也尽可能把自己的见闻都告诉大家,省城的房子、街道、百货商店……说得最多的还是厂房,她毕竟不是什么有钱的闲人,那所谓的见闻也不过就是在货车上看到的,真正去过的也就是制药厂的后勤处,能看到周围的一些建筑而已。
即便如此,这些见闻也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那百货商店,也就是有一次货车司机要送货到另一个地方,绕了路他们搭车上顺便就看到了一眼,当时那司机同志介绍的好像多牛似的,杨妙华也很激动去看,结果她挺失望的,说真的还不如上辈子后头镇上开的超市呢!倒不是说商品啥的不如,就是那种感觉,不够花花绿绿不够宽敞大气,整一个还是灰扑扑的,感觉好像也就那样。
心里吐槽归吐槽,杨妙华说的情绪还是很饱满的,她着重说的还是那些厂房,她见过最多的就是密密挤挤的厂房,想到那里面都是这年头最吃香的工人,铁饭碗啊,哪怕再过十几二十年就要下岗啥的,可国家也给了他们社保啊,光是想想那社保那丰厚的养老金,杨妙华就觉得心里老羡慕了。
可能是不自觉流露出了这种羡慕,忽然就有人问出来了:“来娣,你东西都卖到省城厂子里去了,你进过那厂子没有?有没有啥子认识的工人啊?”
“就是,你看,不管是省城还是县城,你都跑那么多地方去了,认识的人也不少吧?有没有那城里的好小伙子要结婚的?特别是那种厂里的单身汉儿,有没有的?”
不等杨妙华回答,三舅娘就直接呛了回去:“想啥子喃?那城里小伙子结婚还能找农村的?还找厂里的单身汉儿,你想得美呢!人家是工人有工作,铁饭碗,还能打单身?”
“就是,哪怕打单身轮得到你么?”大舅娘语气也不太好。
杨妙华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院子里进来了一些外人,她讲话他们也跟着听,时不时应和两句,之前都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也就这时候有一个大娘带这个年轻媳妇模样的女人在追问,声音太高语气也不大好。
“我又没问你,你们晓得完了。”面对大舅娘和三舅娘的回呛,那大娘不甘示弱,“硬是生怕外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