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2 / 3)

加入书签

>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她连跟赵福安都没交流过,更不会拿去乱说或是问孙家人了。这些都是过去,不重要,她也就是闲了才会偶尔想一想,纯粹图个放松,都不算追根究底。

重要的是眼前,新华国新社会了,大家都安安定定的生活,彼此相互照应,彼此付出真心,那就够了。

想着事儿,杨妙华手上也没松,做事情非常麻溜,剁排骨切洋芋,下锅翻炒加水煮,很快洋芋烧排骨的浓香就飘了出去。

也是神奇,上辈子到老了她吃这口都吃腻了,一点都不喜欢吃洋芋的——可能也是吃多了吃伤了。如今闻着却还是觉得香,她自己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但她现在真觉得这年头的洋芋烧排骨就是比后来的好吃,哪怕佐料啥的其实没那么多,但就是好吃,香的人嗦手指头还不够,简直恨不得把排骨的骨头都给嚼碎了吞下去。

当然,人是没这么厉害的牙口的,也只有嗦了又锁,但剩下的骨头也不会浪费,她家没养狗,可是孙家养狗了呀!那黄虎真是威风凛凛好一条黄毛大狗,对主人忠心耿耿,看家护院守家禽那是一把好手,对外十分警惕,关键还听命令,主人呵斥不让吠咬的人,它就知道乖乖避开。但也就是避开,外人可别想摸到它。

现在它只要看到赵家两个小孩儿都不吠咬,除了主人经常喝斥它已经记住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经常把骨头拿出去为喂它。虽然还是不让摸,可看到的时候不会尖锐狂吠,而是那种带着点欢喜的哼唧,还会摇两下尾巴。就这也能让两姐妹欢喜好一会儿了。

盖上锅盖,杨妙华坐到灶孔前盯着火,现在就是小火慢烧了,偶尔还看一眼外面的天色,心里估摸着时间,老大老二要是再不回来,她就得出去喊人了。也有可能赵福安回来的时候就把人顺手捎回来了。

对了,赵福安还在外面自留地里收拾呢,他也是现在心大了,不像以前那么老实了,除了划给自家的那点自留地,他又给继续往坡上在开荒。要清理树根草根,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块儿,说轻松,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儿。

杨妙华也没阻拦他,这种“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事儿,以前不敢做,可今非昔比了呀,现在谁还敢跟当初他们种点竹子时候那么拿什么公家的地说事儿?

就这么,杨妙华坐在灶孔前,忽然听到外面一阵阵吵嚷声。

声音越来越近,这灶房又没个窗户啥的看不到外面,杨妙华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去看看,毕竟八卦是人的天性嘛,结果下一刻,吵嚷声就到了她家门口,有人直接推开门就闯了进来。

“杨二妹,你在煮饭呀?快别煮了,出来看一下,你们大妹掉堰塘里了!”

几乎是她刚说完话,赵福安就抱着个孩子冲了进来。

这时候已经是腊月间了,天是很冷的,杨妙华懵了一瞬就反应过来,赶紧的跟着进了卧房,看情况心头一松,还好还好,她以为是全都打湿了,现在看也就是两腿打湿了,衣服上沾了些好多淤泥草屑,但都不算浸湿。松口气,她上前三下五除二就给兰珍把湿了的裤子脱了下来,擦干腿脚上的水,又把她外套脱掉,就直接用铺盖把她裹了起来。

兰珍缩在被子里发抖:“妈妈,好冷哦。”

也不知道是冷得还是吓得,杨妙华起身,但她拽着杨妙华的胳膊就不放。

“不怕不怕,不冷了不冷了。”要不是外头还有人,杨妙华简直恨不得把自己衣服解了让老大过自己怀里来。

但仅存的理智让她知道这样没用不说,还会让两个人都受凉感冒。

她吩咐赵福安:“把小铁锅里的水倒出来,倒到盆子里,快点。”

也庆幸之前改了灶,还买了口小铁锅,大锅煮饭的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