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3 / 3)
,也不免把这事儿提出来说——都说了公社没秘密,别说离得近的河口公社了,就连黄龙公社都有人传话传过去了。
对此杨妙华只能说人红是非多,不然哪怕没秘密,可隔了那么远,有谁会专门打听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啊?她不得不跟亲戚朋友们好生解释,本来就是小娃娃的打闹嘛,真要有错也不能说是他们兰珍的错,别觉得小娃娃的名声就不重要了,正因为是小孩儿,这种恶毒的坏名声才更不能沾。
她这里可是有血淋淋的教训的。
上辈子老二对两个外孙女就只会棍棒教育,也是从他们这对父母言传身教过去,然后还变本加厉了。老二家两个女儿从小就穷,没有一分零花钱,见别人买零食啥的就馋啊!大孙女小学三年级时第一次偷拿了家里五块钱,结果老二可好,闹到学校去告老师了不说,给两姐妹带回家狠揍一回,还罚姐妹俩在大门外石子儿上跪了一天,村里有人路过就大声教训她们偷钱,简直是恨不得把这事儿宣扬的人尽皆知。事实也确实是人尽皆知了。
也许老二出发点的确是好的,后来姐妹俩都再没有偷摸的事儿了,但坏处也是有的,那就是姐妹俩被所有人都叫小偷,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本来就因为家里穷不能给老师送礼甚至买点教辅资料都要拖三拖四的被老师同学都看不起了,还出这个事儿,后来那性格就更沉默寡言了。
而在村子里孽力回馈就更直接了,这事儿过去没几年,二女婿过生日办寿宴,虽然也没请多少人,但是村子里邻里邻居的都请了,好多小孩儿都上楼去玩了,然后家里丢了五百块,他们自然知道不是自家女儿拿的,可问出去,别人都说就是他家女儿是小偷自己偷的钱,让他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之后过去几个月,才从别人那里知道就是隔壁家那个小男孩儿偷的,可知道了能咋办?没当场抓住,你听别人说的,别人也就给你说可不会给你作证的,闹出去了还影响邻居感情,也只有自己咽下这苦果。
如果这还不算什么的话,在二孙女大学毕业的时候,距离小时候姐妹俩偷东西被打都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她跟二女婿去姑姑给姑姑过生日,去的时候好好的,回来一趟就传出了她偷了姑姑家两万块的传闻。后来查清楚了,表哥那两万块现金是他那个岳父拿了的,人家关系好没怎么追究,却平白无故把偷钱的人传成了二孙女,理由都是现成的,打小就偷家里的钱,又一直都很穷,大学都是助学贷款读的,生活费家里也给不起,都靠勤工俭学,这么穷这么缺钱还有偷钱的前科,那钱又是你来过之后就丢了,不是你偷的是谁?这事儿把老二两口子都给气哭了,老二逼着自己男人去找大姑姐对峙,闹得很不好看,但还是当面锣对面鼓洗刷了二孙女的名声。可也就是对着当事人解释清楚了,私下里传话的人你还能每个都逮着去解释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