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鸳鸯依依生死不离(2 / 2)
角,“执手相持何惧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心头化开一抹柔情:雄鸟为鸳,雌鸟为鸯,双双对对未尝相离,一只死去,另一只便会相思成疾,随之而去。
以鸳鸯喻爱侣再贴切不过了。‘鸳’上乃是‘怨’,‘鸯’上乃是‘央’。‘怨’乃又恨又叹,多少抱怨,多少无奈,多少苦痛无处申述。‘央’乃央求,“和铃央央”——附和之声,需要,依赖,乞求怜悯。
轻叹一声沿着空无一人的围廊直奔殿宇的背面,单臂一撑跃出廊下,隐在刚刚吐出嫩芽的林木中向着山下一路狂奔。。。。。。
暗自庆幸大殿外没有卫兵和宫人,并不知道宗爱因为河豚之事将内侍们叫去了偏殿逐一拷问。行宫四面的宫墙处处都有卫兵把手,他如何才能带着落羽逃出此地?
焦虑地东奔西走,试图在重围中找到薄弱的缺口,谁料到一袭朱红的锦袍此时已步上山门前的白玉石阶,昂首挺胸地向御殿攀登。
***************
*《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倚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在北面窗台前迫不及待和你说该入睡了,可是南面的日头还未下山。只有用钩子把帏帐落下……夫妻本来就应该这样无所避讳亲密相伴到老的,可不要认为这是**风流的烟花之所呀。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这是萧纲做太子的时候写给妻子的一首诗,这首大胆的赞美妻子的身体之美。歌颂妻子昼眠的姿态之美的诗为历代写给妻子的诗中所罕见。萧纲主张宣扬:“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在中国应有其独特的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