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论功行赏(2 / 3)

加入书签

一万,完全是骑兵,马也更高大,是我军的两倍,而且我军老弱较多,我军可能连渣都不剩;四、雪橇的发明,提高了物资运输速度,保障了前线物资的供应,也稳定了军心;五、背包的发明,使士兵方便行军的同时增加了带物资的能力,而且即使摔倒,东西也不会掉出来。埋火药和点火的人必须攀登悬崖,背包使他们的行动方便不少。

如此功劳,却不知如何奖赏是好。何惜生铁匠出身,不会武艺,只有几把力气;是个孤儿,没有文化,也不懂武略,就是脑瓜子灵活点。文官不能封,武官不能封,就是干着的雪地教头,也是临时设的职位,也干不了多久就开春了,以后就是留着一年有大半年都是无所事事;另外一个武库令这种掌管,非战时也是一个闲差。这两个职位现在还有用,也就暂时保留。钱是要奖励的,要说跟没有他可能造成的损失比起来,奖励万两白银都不过分,可是政王爷实行无为之治,轻徭役,薄赋税,整个百胜省还不到五千两的结余!最后确定二百两白银!这当然太低。杨建池就提出了奖励爵位。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但是除了政王爷外,每个人的眼睛都红了。爵位,根据《大华贵族法》规定:“一、贵族的来源:因功朝廷封赏;世袭,但世袭只能是贵族子女的一位,而且王位是不能世袭的;其余贵族可以封赏比自身低三级的爵位,但要向朝廷备案,且说明封赏的原因。不能封赏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封赏有严格的程序和细则。二、权利:不担负任何徭役,自己领地内不缴纳赋税;只要不是‘十恶不赦’,无命案,均可以钱代刑;王公侯级只有朝廷可以审问,伯爵子爵只有省级及以上官府可以审判,男爵只有府县级及以上官府可以审判;遇到意外灾害等朝廷扶持帮助有优先权。”还有其他白银、土地的待遇!自从政王爷来到太平关,还从来没人获得过爵位!整个大华,三十年前封了三十多个浴血归来的勇士的爵位,其中文定国被封为三等卫国公,然后三十年来全国封赏不到三个爵位!最后也敲定:赏何惜生一等男爵,按《大华贵族法》规定:封地五十亩,每月一两白银的俸禄。至于封地何处,可以让何惜生回去商量考虑后,再向政王爷请求决定。要说爵位不高,待遇也不是很好,可那毕竟是爵位,有了贵族身份,还有了贵族的特权!

何惜生也懵了,这奖赏也太多了吧!在王勇的提醒下,何惜生跪下谢了恩。

最后是讨论其他将士的功劳。

这里首先是点火士兵。他们点火,才使爆炸得以进行,雪崩得以出现。他们的危险最大,何惜生也作出了双饷的许诺。在讨论给他们奖赏时,何惜生也参加了讨论。何惜生表示,当时越权许诺,是不应该的,请求处分。如果现在刘都督不同意的话,这份钱他出,反正他有钱了。刘智升当即表示,何惜生当时的行为虽说越权,也起到了激励将士的作用,也没造成严重后果,不需要处分;区区四十人的双饷算什么,完全同意,还应该再作奖励。刘智升的表态,奠定了基调。经过讨论,双饷作为奖励尽快(三天内)发下,原有军饷照发;提升自愿兵等级一级;征召兵根据自愿,可转为自愿兵,从下月起发军饷;免除其家人一年赋税,不愿转自愿兵的再免除其家人一年徭役。

之后是驻扎在临时军营的滑雪兵。他们活捉了俘虏,缴获了马匹,使战果有了实质性的确认。由于当时场面比较复杂,由王勇调查后分别记功封赏。全部提升自愿兵等级一级;免除其家人一年赋税。活捉一个俘虏的,本月双饷;活捉俘虏多的,本月双饷基础上多一个俘虏多半月饷;几人合作活捉俘虏的,一份双饷大家平分。缴获马匹的,一匹马按一个俘虏计算。

再后是留守关外府军营的士兵。他们坚定了前方将士的信心,全部提升自愿兵等级一级。

还有负责运输的雪橇兵。他们运输物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