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人潮(2 / 3)

加入书签

学校中任教。金珠也征得何伯爵同意,到学校去教体育,几个侍女打发去幼儿园带小孩。必须自食其力嘛!带小孩比做粉笔好得多。

在培训中,讲师们传出了希望有人到蒙匈传播文化的想法,并说在蒙匈获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何伯爵将每人每月发五百文薪水到家属手中;万一出了意外,未满十八岁和超过六十岁的家人每人每月两百文补助,直到小孩年满十八岁和老人去世为止。结果只有五人愿意。不过即使他们愿意,也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出发,因为他们还要接受新的培训,也要等何伯爵派出使者与蒙匈联系之后才行。

四月二十八,何伯爵召见了王勇。何伯爵把自己要开发的事情完全告诉了王勇,还把刘健的判断告诉了王勇,希望他们能够精诚合作。王勇冲锋打仗还行,其他安排就差得远了,他表示一定和刘健商量,把何伯爵的事情做好。王勇对何伯爵是不是接受他的效忠这个问题没有问,只要何伯爵让他做事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五月初一,关外府军营分流。一部分人到落马坑带出了所有帐篷,还搭建了临时军营。官兵都参加何伯爵的封地开发,同时还要给远处来做工的人居住,还要办幼儿园。当地百姓也腾出了大量房屋。梁铁匠和梁虎的老家也在何伯爵征得梁铁匠夫妇的同意下让了出来。一部分官兵进山训练,同时打猎,给做工的人改善伙食。只留下少数人呆在军营,维持军营运转。腾出的地方给何伯爵办学校。何伯爵表示,以后要专门修建学校,暂时借用一下。

五月初二,大生产运动全面开始。

修水库由于场地有限,只能容纳一千多人。何伯爵画出了图纸,并作出相应的文字说明。稍微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怎么做,只是有些设计搞不懂有什么用。这没什么,如果大家什么都明白了,何伯爵还算是天才吗?

修房屋的场地也有限,工匠在听取了何伯爵的大致要求后画出了设计草图,何伯爵认可了,任由他们发挥。

石灰窑建造很快,几天就可以投产了。挖煤的以保障石灰窑使用和工地做饭使用为标准,配备了适当的人数。剩下的人完全开采石料。

第三天,有个参与管理的乡长孙阳提议,分出一部分人去开荒。不是人太多了工地挤不下,是因为产生的排泄物太多了,既会影响工地环境,又太浪费。可以一边开荒,一边将排泄物加在土里,现在还可以种一些高粱、芋头、南瓜等。孙阳也不可能直接来见何伯爵。孙阳让人把建议书送到衙门交给刘健。刘健看后觉得不错,立刻告诉了何伯爵。何伯爵知道后,采取了建议,传出指令把他提到工地总负责人的位置,并且一次性奖励了他二十两银子。二十两,对于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孙阳的乡长职位,每月才一两银子的薪水!

五月初七,姚顺德到了关外府,向何伯爵汇报:天外天已经卖掉,而且价钱很好,是当初开建本钱的八倍,加上这几个月的收入,十倍有余。因为天外天已经打出了名气,其他的同行基本没有了生意。听说要卖,想买的人蜂拥而来。最后,周兰山出价最高,得到了。不过,按照何伯爵的布置,所有人员都是自由身,都可以随时离开。如果要另外兴办,多数人都会跟着过来。何惜生当场拍板,就在关外府重办,店名改一下,改成“寻梦”;人员暂时不动,一是因为找店面、搞装修要花一些时间,现在人多了还是只能闲着;二是那些人在那里可以了解太平关的一些情况,有什么消息可以迅速传出来;三是要有合适的理由才好离开。如果买家不是周兰山,何伯爵还会考虑不把人员完全抽走,让天外天依然能够正常营业。既然是周兰山,何伯爵就不会客气了。

五月初十,马超等人彻底处理了前期的专利,并带回了大量粮食。很多地方购买专利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