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火枪(2 / 3)
物。不要说关外府,就是太平关的好多存货都搬空了。特别是盐、茶,太平关也必须紧急调运,才能满足日常需要。据说有家人的盐恰好用完了,上街去买,从早上走到晚上,问过了太平关所有商铺,没买到一粒盐,只好向邻居借。后来盐运到了,那家人一下子买了五百斤,留在家里慢慢吃,这一辈子都不会缺盐了。
水库已经完工,今年要想蓄水不太可能。本来峡谷里有泉水,几万人的大生产,峡谷里的泉水连喝都不够,做饭都是在大河里取水。运水马车都是上十辆,从早到晚往返不停。男人们洗澡都是晚上到河里去洗。女人洗衣也是到河里去。好在大河不远,不然就是水的问题就就得封杀开发。房屋还在继续修,有住房,也有各种厂房。石料开采得暂时也用不完,堆放在那里还要影响施工。总负责人孙阳建议再分出一部分人来开荒。这次何伯爵否定了他的建议。
何伯爵指示,开辟通往优质铁矿所在地鹰嘴岩的道路。要求能够通过马车。沿途砍伐的树木杂草,优质木材单独放,容易腐烂的放一堆,其他的做燃料。他召见了一个精通建筑的工匠,告诉他怎样用钢筋混凝土架桥。修路队要有一百士兵,以防遇到大的野兽。还要有精通矿石的人,探明沿途有什么矿石,凡是弄不清的矿石,除了送到关外府何伯爵看一眼外,都送到炉子里炼一下,看能不能炼出什么东西。还要有精通药材的人,路上的药材不要浪费。好在黄亮就是这样的人。他上次去过鹰嘴岩,可以做引路人,懂药材,可以辨认收集药材。
火药的生产也进行得不错。这个时空的火药主要是黑火药,何惜生曾经了解过黑火药的配方,甚至土底火都见过,不过记不清楚了,而且配方中的像硝酸钾等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何伯爵只知道化学上的名称,很多通俗的叫法都不知道。而且有些东西古今异名,这又是一个时空,何伯爵连问都不知道怎么问。
谢康刚来时很保守,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加工过程。后来何伯爵和他进行了一番交谈,他才答应将技术传授出来。何伯爵从军队中写了效忠书的人里挑了一些头脑聪明,心灵手巧,胆大心细的人给他当徒弟。何伯爵了解之后,发现他很多地方是凭经验和眼力。他就让学习的人每次都要计量,做好记载,进行比较,看怎样的配方威力最大。何伯爵发现他做的火药也还有点粗糙,就设计了加工提炼方法,其实也不复杂,就是把各种原料加水进入磨粉机,使尽量磨得更细,再混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晒干,再用木槌碾压一遍。实验结果,比以前的威力提高了将近一倍。谢康看到后,惊讶极了。而那些学习做火药的士兵已经被何伯爵层出不穷的发明改进麻木了,不怎么激动。
既然有了火药,那么火药枪就得提上日程。何惜生当然想干脆直接做后装枪。作为物理本科生,对枪械的原理构造都不陌生。军训时,他亲手拆装好几种枪。现在要想仿造出来,也用不了多久。在汽车修理厂,他曾经见过厂里的人加工仿真枪,但是由于对材料化学不精,现在还无法制造雷汞,就是土制底火也因为不了解其中的一些成分来源,不能制造子弹,有枪也没有用,还不如烧火棍。至于火铳,他看得多了。读书的时候,到同学家去,打野兔啊,野鸡啊,过足了瘾。
何惜生让加工厂做了钢管,打造了一些毛坯,然后亲自动手,很快就做好了一支短火铳。他躺在躺椅上,由侍卫抬着走,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山谷试验火铳的威力。
侍卫把几只羊分开拴在几棵树下。何伯爵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除了李志毅外,其他的侍卫都张大了嘴巴。何伯爵取出短火铳,拿出弹药,几下装填完毕。他站在一只羊面前,然后用脚量了十步(一般一步大约0。7米),转身,抬手,瞄准,开枪。侍卫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只听“嘣”的一声,短火铳口上火光一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