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放贷(2 / 3)
啕大哭。原来,两人落马坑的人,一起到关外府内几里去走亲戚。可是正走到这儿,老妇人就患了急病。走亲戚,谁会带多少钱呢?现在在半路上,没有认识的人,看病没钱,借钱谁会借?妇女一个人也带不了老人走。
欧阳天元发了恻隐之心,准备施舍点钱。姚顺德拦住了。姚顺德招呼茶馆的人,把里面的贾谊叫出来,问他是否认识这两个人。因为贾谊以前做货郎,到处走,而且贾谊的岳母梁氏就是落马坑的人,说不定见过。贾谊看了,还真见过,只是叫不出名字来。
姚顺德得到确定的信息后,就上前对妇女说:“这位大嫂,你在这儿哭也不是办法。你还是把老太太送到济生堂去吧!”
“可是我没有钱啊!我在这儿一个人都不认识,想借钱都没有办法。”
“也不是,这里就有一个人认识你。不过他也拿不出多少钱来借给你。他能证明你是落马坑的人。你知道希望银行吧?你可以到希望银行去贷款,先把老太太送到济生堂去,你看怎么样?”
“那个银行会贷款给我吗?”
“怎么不会?只要是为了正当的需要,有人证明你的身份是关外府的,都能贷款!人生在世,哪个一辈子没有点难处啊?而且,银行还有规定,治病、丧葬贷款的利率最低。贾谊,这件事就完全交给你了。你帮着把老太太送到医院,再陪大嫂去银行贷款。就说你担保大嫂的身份,我担保是贷款治病。老太太的情况说不清,让他们先贷一两银子吧!不够再说。然后你再跑一趟落马坑,通知大嫂的丈夫一声。”
“谢谢你们了!你们都是好心人!我娘这下有救了!我给你们磕头了。”妇女真的连连磕头。
“不要说了,快把老太太送济生堂要紧!贾谊,快点!”
贾谊心里不高兴,可是没有办法,只好应了一声,把老太太背起往济生堂走。
进了茶楼,姚顺德对欧阳天元说:“欧阳大叔,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
“实在不知!”
“要说一两银子,你我送给她都不难。可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她去贷款,如果明天她的丈夫拿钱来了,我们可以得到一文钱的利息。这是小事。可这事一旦传出去,银行的小额贷款就会大量增加。平时有难处,找亲戚朋友借钱既要欠人情帐,还不一定借得到;去当铺就必须拿出一些东西。可是有人拿不出东西怎么办?或者拿出的东西当铺看不上怎么办?有些东西当铺还不好处理,比如说,人家只有一只鸡,当铺不收活物,死物又折了价。把鸡杀了当铺也不能收,要腐坏变质。现在银行推出小额无抵押贷款,就是要解决百姓的应急之需。看起来我们贪图的是小利,事实上,这就是大义啊!”
“受教了!老朽痴长几岁,却看不到这些啊!”
“这些都是何伯爵说的。”
“何伯爵天纵奇才,无论做什么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处处以大义为重。他曾说,希望千百年后,有百姓提起他,能说他堪称圣贤。我说,他现在就是圣贤!”
“何伯爵的智慧不是我们能够揣摩的。想当初,他让我帮他的时候就说过,他只是没空,本钱也少,要不然一年就成为太平关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我还不相信。现在还不到半年,他已经是大富翁了。如果他不出那么多钱去资助百姓识字,不为北疆贫瘠缺粮囤积大量粮食,他现在就是太平关最富有的人。最多十年,他就会成为大华最富有的人。不说这些了。虽说银行你不能再增加投资,也可以把其他行业的余款放在银行啊,还是要算利息的,贷出去了就会得到更多的利息,今后利润分成也要多些嘛!还有哇,其他的行业就可以减少现金保管,管账不管钱。”
“哈哈,还是你想得周到。我回去就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