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标准化和流水线(2 / 3)
分开,按需要的顺序排起来,这人做这样,那人做那样,就不会拿放工具耽误时间,这就是流水线。至于谁做什么?每一样需要几人,大家讨论,并根据情况调整。统一制作器具的大小,各个部件可以随便调换,就是标准化。至于具体大小,大家讨论。
有人提出,有的人喜欢大的,有的人喜欢小的,怎么办?何惜生笑了,标准化,流水线是能够满足多数人,为了节约工时而制定的,那些有特殊要求的个别人需要,就订做,订做就加钱,因为那样会增加工时。有人问,那样徒弟以后就不能单独完成制作了。何伯爵说,这简单啊,当一种操作做熟练后就可以学习第二种操作了。总有一天会完全学会的,就能独立操作了。其实只要加工厂还在,没必要每人独立操作。木器加工厂不同于普通作坊,不同于一般个体木匠,有大型的先进的机器,一般人是买不起这些机器的,也买不到。大家都笑了。
何惜生叫孙阳把这个方法和规矩记下,凡是能用到这些的都要用。孙阳刚听到这些名词还搞不明白,听到解释后大喜过望,还不等何伯爵叫他记下,自己就赶忙记下了。这可是何伯爵的天才思想火花的闪现啊!
何伯爵还想使用一些新式工具,如充气钻、铆枪等,不过现在很多东西还无法做出来。有的即使做出来也用不上,何伯爵只好放弃。
欧阳天元不需要调查,只需要吩咐下去,木器店的掌柜就直接给出了平时销量最大的木器。清单送到落马坑后,何惜生同工匠商量,改变了一些木器的构造和装饰。比如箱柜,以前的都是木头转轴,密封性就差得太远;现在改用合页,不光是减少了工时,还增强了密封性和整齐美观。以前的拉手都是木制的,制作费时;现在改用金属的,快多了。比如床头的木柱,床架上的花纹等,以前完全靠手工,镂空,打磨很费工时,普通的床就简化了一些装饰。何伯爵一向是主要服务于高端,用机械加工这些不是问题。比如纺锤形的打磨抛光,一个木匠一天也做不了几个,可是用机械,一个木匠一天就可以做几百上千个。当然这个过程是逐渐的。优质矿石挖回来,还要冶炼出来,再制作成工具,工匠再慢慢熟练使用这些工具。
木匠长期做木器,对花纹等的了解比何伯爵熟悉得多,也的确提出了很多建议,使木器更为美观,增加了附加值。
何伯爵木器一上市,很快就引起了抢购狂潮。箱柜,一旦扣上锁,即使翻过来倒过去,里面的粮食都不会掉出来。桌凳,可以折叠,要用的时候摆开,不用的时候收起,不占地形,而且轻便容易带走。这对于贫穷家庭房屋窄小的就太实用了。摇椅,躺在上面,一摇一摇地,多惬意。放在凉亭里,或空地上,晒太阳,看风景,喝茶,聊天,真是休闲人士的最高享受啊!婴儿躺在上面,像摇篮,也更容易睡着。沙发,可以坐,可以躺,还可以放下来当床。真不知道何伯爵是怎么想到的。就是普通的床,也打磨得光光滑滑。木器店的门槛只好换成石头的,才承受住了抢购人群的踩踏。有眼光的商人还订购了大量的货物,要运到其他地方去销售。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今年都不愁销路了。太平关其他木器店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欧阳天元也每天笑得合不上嘴。
这段时间,何惜生想了很多。他本来不是想要出人头地,只是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可是人无打虎意,虎有伤人心。王府文会彻底把他推到了前台。没有他,社会依然会发展,但是他不能任由社会自然发展。那要走太多的弯路,无数百姓还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既然有能力,有条件,就要改变这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他知道,社会的不平,百姓的困苦,不是靠一代明君,或是几个清官就能改变的。因为人们是思想意识还没有那样的水平。专政(无论是怎样形式的专政)体制是社会发展的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