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神授(2 / 3)
何惜生最终还是决定把纲领告诉一些人。王勇、刘健、孙阳都已经宣誓效忠,绝对不会泄露出去。赵青山年纪已经大了,他要做的虽然主要是医疗卫生方面,其实也是最先知道一些内幕的人,也有许多经验,也应当告诉他。文献中只是大儒,只希望能使百姓识字,对现在的政治没有多大作用,可以不管他。马超和姚顺德是商人,现在是对他很忠心的,自己对他们也是放手得很,其他没有哪个东家会像自己那样放权;如果自己倒下了,他们不会有多大的好处,因此他们也不会背叛。马超到蒙匈做生意还没回来,姚顺德也先不参加,就等马超回来后再告诉他们。
还有一个问题是,怎样把这些说出去。自己的“发明”都是前无古人的,古今也有人发明各种东西,但是没有人有他那样密集的发明。而且,自己的本事不仅仅在发明。有些还稍微可以解释,拼音的符号,阿拉伯数字,完全不同于大华书写方正的习惯,是这个时空的大华完全没有接触到类似的东西,完全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将来要制作的枪炮,已经透露给了赵青山,还没有发明就定下了威力。本来现在就可以制作蒸汽机的,不过何惜生觉得现在不需要太大的动力,这里不能行驶大船,暂时也不能修铁路、通火车,就放弃了。如果将来发现了石油,就会跟着制作内燃机,制作汽车。如果再发现了橡胶或者代用品,就要制作发电机、电动机。虽然现在的身份,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追问原因,但如果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个时空的历史,何伯爵了解的并不多。在上个时空,应试教育让何惜生不得不认真地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才知道怎样选择最佳的道路。何伯爵从两个时空的历史中寻找灵感,终于想到了办法——神授。封建时代,帝王都是说天子,是神的安排。只有天命所归,才能创造历史!孙基的预言已经被涂抹,也可以猜想出本来的含义,可以看成是上天的旨意啊!
何惜生当即叫人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工作安排,到时开会。
关外府府台静室,周围侍卫围得铁桶一般,就连参会的人员都有点惶恐,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落座后,何惜生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何惜生为什么能从短时间变成名动天下的人?
这个问题,要说很多人都考虑过,不过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答案。大家最后只能一致认为:何伯爵是天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所以才能能人所不能。
何惜生没有发表意见,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朝代更迭?他希望各位能够认真思考,充分发表意见。
众人实在不好回答,还是刘健的史书读得多,才华最高,率先回答。他说,朝代更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每一代朝廷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出现昏君,或奸臣当道,或灾害四起,于是就有明君出而取代旧朝廷。他曾在寺院生活,读过经书多本。佛家认为,世界有成、坏、劫、空的历程,社会亦是如此。众人纷纷认同。孙阳说,虽然先祖的本事没有完全传下来,一些基本的知识还是广为流传。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会八卦,八卦合九宫,杂以三才、五行、六门、七星,就是天下万物演变。事物都有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的发展过程。所以,朝廷更迭是同样的道理。
何惜生严肃地说,大家知道,他是去年蒙匈入侵后出现在众人眼中的,以前还只是小小的铁匠。在弃家逃向太平关的过程中,自己摔下了悬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一直没有告诉众人。今天,他告诉众人。在昏迷中,他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许多圣人。可惜很多人他都叫不出名字来。不过有两人他很有印象,一个是大华的第一个军神——武安邦,一个是开国最著名的谋臣——孙基。圣人们对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