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寻梦(1 / 3)
到了关外府,陈相贵派出一部分人跟着刘智升的侍卫去落马坑联系引水器具,其他的人都到军营看马换马。王勇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经准备停当,这时也来陪同。木阳省要换的马太多,军营里的马不够,多余的都送到虎跳峡外面放牧去了,弄回来也需要时间,很多还在路上,要午饭后才能回来。陈相贵看见一些小孩,就装着好奇的样子问。王勇说那是何伯爵开办的学校的学生,学校暂时设在军营。陈相贵当然借机就表示要去看看。王勇说,不能影响教学秩序,如果实在要看,去的人不能太多,而且不能高声喧哗。
陈相贵问为什么设在军营里,以及学校的经办情况。王勇都做了一定的解答。陈相贵就只带了三个人,王勇和刘智升把侍卫都留在这里,几个人走过去。当然也没有什么看头,陈相贵主要是拜望文献中,以便捐款并找机会接触何伯爵。
文献中对读书人是很客气的,对一般的军人可没有那么客气。文献中也是看在王勇是军营主人的份上,才对王勇另眼相看。见了客人,文献中放下手中的事务,询问有什么事,如果没事就请尽快离开。
文献中是当世大儒,堂兄是文定国大元帅,陈相贵当然不敢在他面前嚣张,而且来有所求,更是恭敬。他说:“文先生,我叫陈相贵,来自东土木阳省。我来是当然有事。你为大华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深感佩服。我首先捐款百两,也希望更多北疆少儿能读书识字。”说完拿出钱来,就要放在桌子上。
文献中听到要捐款,心里就高兴了些,不过不收钱,说:“陈将军,感谢你对北疆教育的无私资助。不过,这钱我不能收。说实话,要是人人都把捐款放在我这里,我就无法工作了。我校专门有人管理账目,稍后请你直接交给他。另外还可以直接交到希望银行。只要你说明是捐款助学,银行的人会直接落在学校的账上。”
“银行?银行是什么?”陈相贵觉得奇怪。
“哦,忘了你不是本地人。银行相当于以前的钱庄,不过比钱庄的服务范围要大得多。这个你可以到银行去详细了解。因为我忙学校的事,也只知道大概。”
“哦,另外,我们木阳省现在也有人想帮助百姓识字,请我们顺带来看看。我们在太平关书坊看了课本,可是我们的人对拼音完全不懂,希望得到你们的传授。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
“也没什么要求,我们对所有立志于教学百姓识字的儒生的培训都是完全免费的。不过,只是学习拼音还不能完全使用我们的课本。还要接受一些其他的培训。总的时间不长,只要专门用心学习,就是一般有识字基础的人一般在五天内就能掌握。当然,生活自理,遵纪守法,在这里还要遵守校规。”
陈相贵以及随行的人都放了心,先还担心时间长,收费高,原来是白担心了。随行的一个儒生连忙问:“文先生,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呵呵,随时可以开始。由于我们学校的教学任务很紧,每次不能培训太多的识字老师。为了保证效果,一次可以培训五十个。”
这太简单了,如果是儒生,不要看来了三千多人,算得上儒生的不到十个,要是有识字基础的人就太多了,随便拉出几百人。东土三省土地肥沃,经济条件较好,发蒙的人还是多得多。不过,多数人要尽快回去,把马和引水器具带回去。那个儒生与陈相贵商量了一下,决定选出一百人留下,培训完毕,顺便把课本带回去。
陈相贵说:“那好,我们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来报到,麻烦您老安排一下。另外,我想拜见一下何伯爵,不知您老是否能够引荐?”
“呵呵,我现在是以校为家,没空出去。你要我引荐,简直是找错了人。刘都督和王中郎将都跟何伯爵很熟,你叫他们引荐吧!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