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建(1 / 3)
却说龚德胜,到了都督府后,就拿出六万的银票来交给刘智升。刘智升也不客气,收好银票,两人就喝茶聊天。不久,政王爷和杨建池到了。刘智升拿出四万两银票,交给政王爷,另外的两万,那是公款,还得放回去。政王爷叫刘智升自己留两万,他一万,杨建池一万。这钱太好挣啊!当然,赚得最多的是何伯爵,不光得到了二十万的违约金,还低价收购了那么多瓷器和产业,最后所得不低于四十万两。当初何伯爵跟姚顺德说钱至少增加一倍,还说得太保守了。
何伯爵回到关外府之后,要求卢海川先设计一下太平关的规划,毕竟卢海川才是专业的建筑专家。何伯爵嘛,事情太多。只要手里有其他人能做的事,都放手让其他人去做。当然,何伯爵目光长远,做一些大的规划,最后还是要提出一些建议,再修改定案,因为新式建筑懂得最多的是何伯爵。
何伯爵回到落马坑,水仙告诉他,梁氏差点摔了一跤。起因很简单,人都要吃喝拉撒,梁氏的产期已近了,还是要上厕所。可是大腹便便,蹲下去就不容易起来。幸好碰上另外一个侍卫的家属,才帮她起来了。水仙以为何伯爵没什么事,才告诉他。何伯爵听了,也动了心思。梁氏和梁铁匠是何伯爵除了水仙之外最重要的人,这种事情当然要放在心上。何伯爵灵机一动,简单啊,设计一个抽水马桶就行了。吃过晚饭,何伯爵就用泥土捏了一个样子。准备明天叫瓷窑按酌情放大烧制一个。抽水马桶好啊,不光孕妇使用,老人、病人都方便了。即使普通人,也要舒服些。现在没有自来水,用水冲一下还是可以的。关外府的瓷窑现在规模较小,用不了那么多人,现在关内府的瓷窑也已经属于他,还是送一些人回去吧!瓷器工匠使用车床还不够熟练,瓷瓶暂时还是在关外府生产,这抽水马桶就让关内府的瓷窑生产吧!以后的销售问题就交给马超好了。
躺在**,何伯爵又开始思量起来。
太平关改建,需要的水泥、钢筋就太多了。落马坑远远跟不上要求。怎么办?最好还是在太平关附近就近开办水泥厂、炼铁厂,甚至,在霜林、百果两省也开办一些。政王爷绝对不希望仅仅百胜省发展起来,而且,将来要想抗衡某些顽固派,百胜省的人也远远不够。只要后装枪炮研制成功,凭关外府的武力扫平大华很容易,可是巩固成果和未来建设呢?反动分子的脸上没刻字,顽固派不是容易清除的。虽然太平关的人也有不少已经完全相信何伯爵,但是以后需要的人越多越好。政王爷虽然有缺点,但为人公正,何伯爵不想对付他。整个北疆都要成为何伯爵的建设基地。
太平关的改建,水也是一个大问题。以前主要用井水,每年还积蓄一些冰雪,留待后面使用,一到旱年,吃水就困难了。这样怎样扩建?扩建后将来容纳的人更多,没有水也是不行的。太平关处于大连山脚下,比关外府低得多。神劈大峡谷的流水就要经过太平关外。何伯爵思虑了一阵,最好还是从“鬼神惊”修建拦河大坝,再用引水渠或大型管道送水过去,在距太平关不远的地方相对高处建一座大型水厂,以后太平关使用自来水。而且那样以后,太平关再也不怕天旱了。这个引水渠或管道的流量,当然要设计长远一些,至少要目前用水量的十倍,至少几十年内不用改建。可是大型拦河大坝的修建始终困难啊!有了,在上游多建几座拦河坝,坝内尽量掏空,尽量多阻截一些水往下流。掏出的沙石可以为以后改建关外府使用。上游也要建一些水厂,将来的关外府还是要使用自来水才行。
何伯爵马上把这些都用笔记下来,然后再进一步考虑。
鬼神惊到太平关的引水到底用水渠还是管道呢?水渠修建便宜,缺点也是明显的,沿途的沙石、枯枝败叶都容易掉进去,影响水质;另外,还有小孩、牲畜掉进去,就有生命危险!管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