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霜林省的震动(2 / 3)

加入书签

吧?跟他有什么关系?他犯得着去得罪那么多人吗?骆至善家贫如洗,迄今为止从来没有离开过霜林省。离开青霜府也仅三次,而且都只到了白霜府。第一次是考秀才,第二次是参加百姓识字培训,这第三次就是马有为邀请的。

蔡高华这一生算完了,政王爷下令停职候补,就永无出头之日。政王爷的话比六部尚书还管用,皇上也要给面子。其实事情也不大,骆至善甘于清贫,自愿资助百姓识字,跟蔡高华有什么关系?蔡高华可没有欺负他。要说蔡高华的名字有点犯忌,姓蔡的高过姓华的,可是本朝从来就没有避讳一说,以前曾有两个朝代倒有。蔡高华没有仗势欺人,没有欺男霸女,没有徇私枉法,只是对一个无偿资助百姓识字生活困难的秀才不闻不问,就落到了这步田地,还连累了学正和霜林省巡抚,冤不冤?

前几天,马有为收到的捐款并不多,因为马家以前并没有多少惠及百姓的事,在商场有点名头,官场还结识了一些人,军队、儒林就根本没有几人知道他的名字。动员书谁知道是不是有人冒何伯爵的名写的?现在不一样了,政王爷都承认了。而且青霜府学正所罚俸禄都要交给他,还假的了吗?马家也做出了承诺,捐款收支有问题,可是要官府介入调查的。政王爷严惩蔡高华,还派人护送儒生到关外府学习考察,这就是对百姓识字的最高鼓励啊!一时间,捐款的人纷至沓来。两天后马家盘点,一共超过两万两!比当初何伯爵在太平关收到的捐款还要多!报名当老师的儒生秀才也一举接近两千。当然,霜林省人口比百胜省多一倍是原因之一,政王爷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何伯爵提出的水利建设,土地增加,粮食也就增加,粮价就下降,百姓手中的余钱就更多。马有为可不敢把那么多钱放在家里,完全送到了银行,开辟专门账户,委托银行公布收支明细。

北疆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京都。没办法,蔡高华停职,朝廷必须尽快派人去接替。马有为和骆至善的贵族身份,也必须报备。军队的特种部队的事情,倒是没有报上去。这是因为还是小范围的试验,政王爷也知道朝廷中说不定有奸细。本来北疆军队就全部由政王爷负责,不由兵部随意安排。兵部只有建议之权,不到国难当头,无调动处置之权。

政王爷的动作,扰动了朝廷百官的神经。这政王爷也从无为变有为了啊!不过没有什么大的动荡,很快就平息下来。一切按部就班,去北疆的官员,多是不得志的,谁叫那里穷啊!还冷得很!也有人争着来,北疆的变化大了啊!富裕的地方做官过得潇洒,贫困的地方做官有机会就会出政绩。

这些暂时与北疆没有关系。正月二十三,马有为的封地落实下来。相当于六十亩良田的封地,实际划拨了近一千亩。霜林省没有人明白马有为要那些河边的荒地林地有什么用。

正月二十四,霜林省去关外府学习考察的儒生在禹秋林的护送下出发。本来何伯爵说免费的,既然霜林省军区出面护送,就不能免费了。人也不多,只有五十人。等他们回来后不久所有的儒生都能接受到培训。这些人当中,骆至善是家庭最穷又身份最尊贵的人。

政王爷也考虑过百果省的事情。可是百姓识字是百姓的行为,他不能强制百姓组织。以前霜林省和百果省都有儒生自发前来,可是他们的身份不高,影响不大,能收到的捐款也太少,办学持续不了多久。特种部队也最好等一段时间,王勇目前很忙,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在接待上。

政王爷暂时放下,何伯爵就已经动手了。正月二十一,他就请了赵青山及其子孙,把卖木料的事情告诉他们。赵青山在百果省也有产业,还有家族和子孙,当然是要把这座金山抓在手里。同样,何伯爵要求以后开办其他产业。在百姓识字上,赵青山没提,何伯爵也不说。何伯爵心下想过,成人识字一旦抓起,小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