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汪再兴到府(2 / 3)

加入书签

主意。”

或许是政王爷的心思完全被治病吸引了,没用到这方面,这次的判断完全失误了。

舞柳身在青楼,习惯起得晚,后来听说后想去看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对情况了解不详细,把听说的也传了回去。潘杰的运气好。所住周兰山的庄园就在汽车经过的街道边上。潘杰亲眼看到了汽车的样子、载重等情况。汽车离开之后,潘杰又去看了那些放在地上的钢管。潘杰在传回的消息中写道,这样的运输工具暂时东土没有用,东土的路还无法使用这样的工具。而修路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东土还不一定能付出那么多。但是何伯爵使挖掘机乃至现在的车辆移动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可以用同样的原理驱使不同用途的机器移动。如果能掌握这种方法,说不定还可以运用到船上。船从东土到盛京,一路逆水,行驶速度很慢。如果加上这样的装置,很可能提高行进的速度。何伯爵能够生产两丈长的大型钢管,说不定还能生产更长的钢管;用来引水,应该还掌握了把钢铁连接在一起的方法。东土的河流众多,传统方法架桥不便,要是把这样的钢管几根并排,上面再铺泥土等,架桥就很方便了。他的身份太高,建议另外派人到关外府去开设商铺,加大与当地百姓的联系,结交那些在何伯爵工厂的工匠,伺机弄到何伯爵的方法。特别是以后战争爆发,各地乱起来的时候,就很好下手。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上次派出的江湖人等,到太平关没有正当职业,没有到官府去申请暂时居住,失踪了也无法报官。如果以商人身份做掩护,到官府申请获得暂时或长期居住资格,就可以接受官府的保护。天下商人那么多,何伯爵的人肯定无法调查。潘杰也居住那么久都没有出事,其他商人也可以。潘杰虽然不知道上面的完全策略,这个建议无疑是符合了上面的策略。义王要拉拢人心,必须花钱,手下经营的人也不少,派一些到关外府完全可以。

弄琴也没能看到当时的情况,也把听说的消息传了回去。弄琴提出,上次礼王要求买挖掘机无疑是一个笨办法,要是最早直接跟何伯爵谈修路的事,说不定还有更多的机器到南岭。那样就可能研究或打听出其中的奥秘,甚至到时要想留下那些机器也非常容易。现在何伯爵已经答应了百果省修路,可能短期不会再答应其他地方的修路。当然也可以试一下。礼王在北疆部署的人太少,现在应该增加人员。可以派一些人以各种身份到关外府去,接触当地的百姓和落马坑的工匠,伺机弄到里面的情况和何伯爵的发明资料。

弄琴的建议非常中肯,礼王和幕僚们讨论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布置。

郑家豪和汪再兴也进行了商议。汪再兴不能再怕丢面子,必须尽快去落马坑,尽量跟何伯爵取得联系。其他的暂时不说,先要利用太平关的建设,把交情拉上。这次,何伯爵直接派人找刘智升帮忙,就是跟汪再兴没有交情。在城市建设上,汪再兴完全没有经验,要不耻下问,多向何伯爵学学。张志祥都能甘当跑腿,汪再兴有什么不能的?

七月初二,汪再兴到了落马坑。汪再兴是文人,也不用急着赶路,到路面好的地方,马车的速度才快了起来,赶到落马坑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来人是巡抚,地位太高了。不久就要开午饭了,何伯爵应该没有做试验了,值门的人马上就进去汇报。当然如果何伯爵的试验还没结束,他会让汪再兴等等。何伯爵连政王爷都不怕得罪,还怕得罪汪再兴吗?

何伯爵已经结束了试验。他每天的试验时间一般是有限制的。他知道注意力高度集中了,人就容易疲劳,就容易发生操作失误,就可能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就连清松的试验,他也做了强行要求,时间不能过长。谢康在一旁监督提醒。要是超过一定的时间,提醒不听,就叫侍卫采取强制手段。清松已经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