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蜂窝煤(2 / 3)
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人力。何伯爵又想到远离关外府的地方,也可以使用蜂窝煤,但是蜂窝煤的长途运输太麻烦,增加运费不值。各地都有煤渣和锯末等物,合理利用资源,完全可以就近加工蜂窝煤。最后还是决定制作一些。
蜂窝煤相关的还有蜂窝煤炉。内层最好是耐火材料制作,陶土、瓷土等都可以,这点并不困难,何伯爵只需要画出设计图形就行了。外层最好是用铁皮,可以固形,也方便运输。至于夹层,就是填料,比较简单,要求不高。另外风门和底部的铁条,也很简单。
蜂窝煤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刚起火时不容易得到大火。等蜂窝煤自然燃烧到最大,就可能耽误太多的时间,对生产生活都有影响。为了使火力尽快达到需要的程度,最好还要有鼓风机。电力的鼓风机不现实,何伯爵想了想,决定设计足力鼓风机。他从农村使用的打谷机得到启发,只需要一只脚向下踩,通过曲柄连杆带动齿轮,就可以带动风扇了。厨房也不用增加人手。这样的鼓风机还可以卖到外地,供铁匠铺等使用。
煤油炉虽然小,结构还比较复杂。这当然难不倒何伯爵。何伯爵在读书时期就使用过煤油炉。那是同学们为了加餐准备的。何伯爵也见过好几种,随便拿一种出来就行。煤油炉配套的要准备一个油桶,方便百姓家中买油储油加油。煤油容易燃烧,容易挥发,普通容器不太合适。上个时空多数是使用塑料桶,何伯爵又不希望塑料推广到一般民用造成将来白色污染严重。何伯爵决定制作铁皮油桶。当然这种油桶不需要那么大型,能装十来斤就行。
煤油还可以用来点灯。这个时空,点灯的主要是两种:蜡烛和植物油。这两种的产量都有限,价格相对较高,贫苦人家庭还不能大量使用。一般都是不得已才用一会儿,甚至不用。大家就早饭天亮才吃,晚饭要吃了才天黑。或有人家,趁着大月亮的时候做一些对光线要求不高的活。这也是人们酉时就吃晚饭的习惯原因之一。上个时空,有人认为古时候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是一种美好闲适的生活,却没有体会到那是没钱点灯的一种无奈。有人无法理解古人为什么要凿壁借光、映雪读书,完全感受不到贫穷的艰辛。梁铁匠是手艺人,又没有家庭负担。何大柱自从跟着梁铁匠,生活就不很困难。另外梁虎一家在生活上也有帮衬。何大柱的记忆中对贫困的认知主要是以前流浪的时候。何伯爵关心百姓,还是看到了那些贫穷人的生活。何伯爵就又设计了煤油灯。煤油灯烟大,光线暗,味道重,有钱人一般不会使用。可是贫困家庭不会在乎那些,总比摸黑好得多吧!这样早饭就可以早一些,晚饭可以晚一些,白天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煤油对于何伯爵来说,用处不大,纯粹是石油提炼的副产品,因此把价钱定得很低,基本上不到普通植物油的一成。如果有确实家庭极度困难的,还可以通过当地乡村证明,每月免费领取一定的煤油。
把这些设计好了,何伯爵又想,还要做什么呢?他又想起了彩钢瓦。以前只能做单块小型的,现在有了泡沫塑料,有了大型铁器厂,已经可以做大型夹心瓦了。从夹心瓦,何伯爵又联想到活动板房。以前的临时居住点,有钱的使用蒙匈帐篷,百姓就只能搭建草棚。蒙匈帐篷厚实,但造价高,制作慢。上个时空的简易帐篷不保温,只能勉强遮风挡雨,天气冷就不宜使用。何伯爵的工程队以后要走向全国,人多了在外地找住处是很困难的,活动板房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活动板房配套的需要卡槽等。这些是铝合金制造的。铝合金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加工制作在以前追日学校做窗户时就有了足够的经验。只要何伯爵给出样子和规格,制作并不困难。
活动板房安装还需要一些以前没有的工具,比如铆枪、铆钉、砂轮等,何伯爵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