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文定国的心思(2 / 3)
地训了文勇师一顿。文勇师也不是小心眼的人,虽说事先不知道情况,自己不对是肯定的。以前在京城,人人都敬让自己,现在才知道世上不是每个人都买文定国的面子的。文定国的面子也不能用一辈子。文定国虽然不能起床,照料其实也用不了多少人。从次日起,就让两个不会武功的儿子照料,文勇师和侍卫都去帮着救灾,清理废墟。这里是灾区,除了灾民,就是来救灾的人。附近的人都知道北疆将士接到的命令,甚至隔雪省的将士也同样会执行这样的命令,安全得很,根本不用保护。
次日清早,赵青山就叫文定国准备药浴。药浴每天只需要一次,只是比较麻烦。赵青山的事情也比较多,灾区那么多伤员,都要换药。药浴的事情就让文定国的人自己办,时间到后赵青山会来给他治疗。
治疗之后,文勇师就去帮着清理去了。文定国虽然不能起床,也不能一直呆在帐篷里。文勇兵和文勇军虽说没专门习武,简单的强身术还是练过,即使什么都没练,也能抬着文定国到处转转。
这是一个周围较大的灾民安置点,安置的灾民超过两万,赵青山才会停留在这里,百胜省运来的救灾物资也主要放在这里。文定国他们最先发觉的是活动板房。刚发现时,隔得比较远,只是觉得房顶与众不同。再留心些,这种房屋整齐得太特别了。而且,这里经历了强烈的地震,周围的房屋都倒塌了,这里怎么还会有房屋出现?好像完全没有经历地震似的。昨天来的时候,文定国先是在马车里,随后被周围的帐篷遮挡了视线,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几个儿子,心也完全放在他身上,不会注意周围的情况。
文定国叫儿子抬着走到活动板房面前,这下终于发现了这种房子与一般房屋的不同。不同太多了,最明显的是墙壁太光滑了,很容易看出不是粉刷的石灰,仔细一看就可以看出其实是铁皮的。文定国药浴使用的铁皮桶就让他感到奇怪了,用铁皮做房屋更是不敢想象。
周围有闲耍的伤员。文定国请过来一些,询问这些房屋的详情。那些伤员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当文定国听到何伯爵的人一百人一天就安装了上千间这样的住房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大型的帐篷,可以住三五十人,需要十人至少搭建半个时辰(注:古代的帐篷不像现在的简易帐篷。就是现在蒙古族的大型帐篷也比较费时间)。大队人马行军,每天至少有一个时辰耽误在搭建帐篷上,所以行军速度不快。何伯爵的人搭建这种房屋算起来比搭建帐篷都快。而且这种房屋比帐篷好得多。最起码的整齐,更节约地形。伤员也告诉他,跟普通房屋比起来,有几个缺点:不能室内用火做饭、取暖,普通油灯、蜡烛照明还可以;容易生锈,使用时间有限,最多三五年;冬天冷夏天热;坚固度不够,经不起碰撞等。可是在文定国眼中,这些缺点根本不算是缺点,比帐篷好多了。
突然,文定国听到一阵奇怪的轰鸣声。文定国已经年近八十,听过的声音不少,却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声音。他问那些伤员是怎么回事。那些伤员回答,应该是何伯爵的机器的声音。文定国问为什么不去看稀奇。伤员们回答,何伯爵的机器在灾区已经出现过不少,虽然跟这种声音不一样,也不怎么稀奇。去看还可能影响工程。昨天,地方官来了,征求大家的意见,怎样重建灾区。何伯爵重建灾区的先头人马也来了,已经开始准备了。不管用哪种方式重建,都要补充建筑材料。文定国就进一步了解了灾区重建的方式。文定国对房屋修建到底需要多少钱也没有概念,也听出了两种方式的差别。文定国问这些伤员希望选择哪一种。答案就不一样了。有一半多的人选择新建。虽然钱多些,胜在安全舒适,即使缺钱也可以贷款,以后可以还钱,交粮,还可以出力。也有近半的人选择在废墟重建。当然主要的理由就是钱要少得多。也有人说,要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