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库失窃(2 / 3)
,对郑思勋的感激是肯定的,这时终于站出来:“皇上,传单一事,还没有查出结果来,也就暂时不提。”
皇上只好说:“好吧!暂时就不要说这件事了。詹爱卿,这事礼部应该负主要责任,你的意见是什么?”
“皇上,自古以来,立太子有立嫡立长,还有立贤。”詹崇文的话,好像没有偏向谁,大家也都知道是偏向了华存孝。
“皇上,这完全有可能是大皇子故作姿态,收买民心!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计计逼宫!二皇子错而能改,就算贤良。古人谓,错而能改,善莫大焉。二皇子友爱兄弟,也是仁德。二皇子什么都没做,也没有证据说二皇子不仁德。二皇子什么都不做,这是成熟,是深沉。”冯志可不会退缩。
“皇上,臣认为,有些事情没有查清楚,就不好说。太子要立,这是大事,不能过急,可以从缓。可以让两位皇子尝试一下政务,看看他们之间谁更适合将来做皇上。”詹崇文建议。
“臣附议!”基本所有的大臣都支持这个建议。
“两个皇子从来没有接触过政务,这样不太好吧?”皇上还是犹豫。
“皇上,不一定要他们上朝直接参与政事,可以先锻炼一下。”
“怎么锻炼?”
“大皇子关心百姓识字,积极办学,可以在礼部锻炼。今年的秋闱有些地方没办,有的地方没变。明年的春闱就不能耽误了,大皇子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二皇子就看到哪个部去吧?”詹崇文考虑得很清楚,大皇子在礼部,就可以得到他的提点。只要华存孝最后成为太子,他还可以成为太子太傅,以后成为帝师。即使自己不在了,后人也会有很大好处。那个华存悌,谁不知道是个草包?
冯志心想,兵部自己刚去,还不熟悉;自己在户部几年了,户部很多人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也会看事,让他们帮着华存悌没有问题,就说:“据我所知,二皇子关心国家财政,关心民生,可以在户部锻炼。最近的灾区重建,明年的财政预算,二皇子也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臣附议!”一阵响声。好一会儿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皇上觉得这样也好,太后那里也可以交代,皇后那里也暂时不会吵起来,就说:“准奏!”
九月十八晚,邱昌盛就赶到了京城。户部尚书,有谁不想做呢?户部是油水最丰厚的部门。当年邱昌盛的母亲过世,邱昌盛根本不想回去的。可是当时皇上要急着把冯志提起来,还催促邱昌盛回乡。
按规定,为了不影响政务,朝中大臣可以不回家守孝,需要皇上发出诏令夺制。丁忧之后,就是候补。候补不会是比以前职位低的。可是以前的职位被人占用,同级的职位要必须有人因各种原因空缺出来,还能不被其他人占用。所以一般大臣都不想丁忧,甚至有隐瞒父母离世的消息。
邱昌盛接到圣旨,慌忙安排好家人处理杂事,自己尽快赶到京城。邱昌盛还不算是贪官,但在任与否薪俸相差极大。在任还有很多人送礼,其他收入超过薪俸。古人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
九月十九,上过早朝,邱昌盛就同冯志办理交接。首先是账目清点。这简单,用不了一会儿就可以完成。以前的账本也不用全部检查,以后可以慢慢检查,发现问题再说。冯志干了四年,账目还是很清楚的。想从账本中找到问题的可能极小,哪个有权的人不找做账的高手?只要心不是太贪,户部那么大,随便抠一点就够了,也很容易把账目做平。要是每本账本都去检查核对,起码要一个月。冯志还要尽快到兵部报到,也不想再负责灾区的事情。然后就是根据账本核对钱物。这就需要时间了。不论什么,都要仔细清点数量,看与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