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通讯革新(2 / 3)
步实行,直接做出无线电报机。
想好就做,这是何伯爵的习惯。何伯爵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过步话机的构造,但是在影视中看见过外形,也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设计并不是很困难。其中电池方面何伯爵没有使用干电池。干电池使用方便,最大的缺点是容易污染环境。而何伯爵除非不得已,是尽量不污染环境的。何伯爵就采用高能蓄电池。在这方面,何伯爵从来不计较成本。蓄电池过一段时间就要充电,就得配套有发电机。何伯爵已经有了内燃机发电机,当然就可以使用。不过何伯爵还特意设计制作了手摇发电机。战争时期,何伯爵需要派人打入敌人内部侦察敌情,内燃机发电响声太大太明显,很容易暴露目标,就只能使用手摇发电机。电报机用电量不大,何伯爵派出的人都是武功高手,手摇发电也并不困难。做好后就派人送了一套到京城教会龚德胜等使用。
作战时传令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时空,主要靠旗语和鼓声指挥战斗。这两样敌方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作战意图。还有就是传令兵传令。传令兵遇到危险,或出了意外,就无法传令。而且传令兵在时效上也差得多。何伯爵虽然制作了步话机,觉得还是不那么方便。步话机笨重,远距离传递消息就行了,指挥战斗可不好。何伯爵马上就想到了对讲机。每个小军事单位都要配备。
找到了事情做,何伯爵就一发不可收拾。电话还是要做的,虽然在对全国的战争不需要,内部交流,传递信息还是需要的。何伯爵又制作了有线电话。伯爵府,落马坑的工厂,前进铁厂,关外府军营里,关外府府衙。本来何伯爵还想大量配备的,但目前只能使用接线员,交换机还一时做不出来。而接线员的要求有点高。要有耐心,要坐得住。使用的时间不多,要白白浪费人手。要培训人才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华樱在五月二十六终于到了京城。在路上,她也考虑过逃跑。可是身上没有一文钱,随行的人也看得很紧。这次送马到京城的人主要是刘智升的手下,护送华樱的人政王爷另外派了一队侍卫。侍卫告诉她:如果她没有平安到达京城,那么这些侍卫将会全部处死,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华樱虽然有点小性子,也不忍心看到那么多人因为她而送命,只好老老实实地回到京都。
皇上已经好多天没有上朝了。朝堂有什么可以说的?除了两线战事危急,北疆宣布中立之外,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没有大臣敢提出按照何伯爵的意思让皇上执行。皇上已经把调动禁军的权力暂时交给范仲达,希望范仲达全面平叛。范仲达虽然没有文定国的魄力,毕竟还是做过文定国的副将,当年先皇时期的武状元,经过周密部署,并斩杀了一个不战而退的禁军将领之后,基本稳固了战线,至少败退的速度慢了很多。特别是镇山省方向,南岭方面意外损失了一千多匹马,一下慌了阵脚,镇山省本来的军队,禁军,加上西域的兵马合兵进攻,南岭败退,朝廷收回了一个城池。这是开战以来朝廷取得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朝廷的勇气。
皇上接到政王爷的信,心情果然好了很多。政王爷这次送来了八千匹蒙匈马,实在是一份大礼。朝阳省战斗失利,跟朝廷军队缺少蒙匈马不无关系。蒙匈马高大,大体要比大华马高一尺。骑在马上,那份居高临下的气势就不一样。蒙匈马的速度快,比大华马要快上一成。在实际战斗中,快马肯定比慢马先完成战略布局,冲锋也快得多。骑兵与步兵的区别,现在变成了蒙匈马和大华马的区别。而这次政王爷一次送了八千匹蒙匈马,基本上可以挽回对叛军的不利局势。政王爷在信中也说得清楚,那是何惜生与蒙匈的威胁,导致了太平关无法出兵,实在不是他本人的意愿。皇上对此非常满意,还传书表彰了政王爷忠于朝廷,识大体;当然,皇上对当初政王爷识人不明,错误提拔何惜生也做出了批评。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