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廷买马(2 / 3)

加入书签

钱不够,希望何伯爵能够答应赊账。不过你放心是绝对有保证的。”然后杨建池就把抵押关外府的未来利税的方法说了出来。现在什么都不说那么死,最多抵押的时间长一些。

何伯爵考虑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好。现在什么都不能确定,要是到时拿个三五两,说一声没钱,抵押收税权吧!何伯爵就亏大了。蒙匈那里是可以赊账的,但赊账也不能遥遥无期。以前百果省抵押收税权是一回事,以为战争还不会太急。现在战争太近了,抵押未来的收税权就太不值了。将来何伯爵打下了天下,这笔钱在哪儿去收账?还不是白出了。政王爷倒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可是如果不帮朝廷,朝廷失败太快,对自己也很不好。自己要的是拉锯战,才有北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战争的时间越长,对大华的影响越大,战后重建也越麻烦。何伯爵是左右为难。

这时,水仙来了:“相公,杨先生,有什么事也不等这一会儿的,还是把午饭吃了再说吧!”何伯爵在与人谈事,侍卫是不好干涉的,所以只好由水仙来出面。

“好吧!吃饭,吃完饭我再想想。”

杨建池说:“也好,先吃饭。可惜我走得匆忙,也忘了给何薇带些礼物。以后一定补上!我这吃饭也是吃赊账饭啊!”

水仙说:“杨先生客气了,小孩子需要什么礼物?这赊账还得看价值多少,不值钱赊账倒没什么,可太值钱了就不好赊账了,总得把大头给了吧。当然这吃顿便饭,就不要说什么赊账了。当年你也帮忙不少的。”

何伯爵听到这句话,灵机一动,事情解决了!不过暂时就不用说了,还是先吃饭。

吃过午饭,何伯爵对杨建池说:“杨先生,这件事我确实有点为难。你不知道能筹到多少钱,又说十万匹以内有多少要多少;而我也不知道能弄到多少马。我反复考虑,我们可以这样办:首先价钱上至少有三千匹要五十两一匹,超出的部分可以四十两一匹。我保证超出的至少有三千匹。也就是说均价不会超过四十五两一匹。总价在五十万两以内现钱必须占五成,总价在五十万两以上,每超过十万两现钱必须提高半成。你看咋样?”

杨建池知道何伯爵已经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但他只是一个跑腿的,根本无法做出决定。因为这个生意实在太大。何伯爵说超出五十万两现钱比例提高,说明何伯爵有把握搞到至少一万匹。真不知蒙匈是怎么的,三次完败后还跟何伯爵的关系这么好。大华以前也向蒙匈买马,但每年最多一万匹,有时一两千匹,甚至还有不少老马。以致于大华一直没有多少蒙匈马。杨建池说:“何伯爵,这个等我回去禀告政王爷!由政王爷决定。我估计政王爷会答应的。你也尽快跟蒙匈联系吧!”

“杨先生,你放心!只要政王爷那里能够落实,我这边是不会有问题的。我何惜生什么时候说过大话?”

不管是蒙匈马,还是大华马,何伯爵都认为养马太浪费了。成本不用说,就是马料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马不像牛羊,或多或少都要粮食。城里人养马,草料钱都不简单。还有马厩,占地形,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就是马车,也要占用很宽的面积。养马的人大都是有钱人,要的是那份派头。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民脂民膏!以后的社会,城市交通有汽车,有自行车,马要大量减少。直接杀掉,当然更可惜。要让它死得合理,死得更多,唯有战争!要弄到尽量多的蒙匈马,才能赚这一笔狠的!赚过了这一笔,就很难再赚朝廷的钱了。

何伯爵派人通知蒙匈各部,除了放牧必须的马匹之外,先尽快把数字报上,然后完全送到大华来。如果有些人实在舍不得买。可以租借给何伯爵,最迟明年就可以归还。反正战争结束以后,多数马匹要送到蒙匈去放牧。只有草原,才是马儿的家。以后就可以开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