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激战(2 / 3)

加入书签

是往前冲。大概那玩意跟大炮一样,及远不及近吧!他们再冲出几十丈后,又听到了枪声,一些手里还握着武器的人逐渐倒下。这下没有人敢再握着武器了。他们终于听见了有人大声喊话:“放慢速度!慢慢前进,前面有人迎接。”

叛军的第一波冲锋结束了。这次叛军主要是试探,派出的人不多,一共有两万人。可是这两万人能回去的不到两千人。一些人不慌不忙地走出来,捡拾地上的武器。这些人主要是卫国刚的隔雪省士兵。他们的战斗力不如谭德河的北方禁军,更不如何伯爵的部队,就来做这些杂事就行了。谭德河的禁军中的步兵在收拢降兵,骑兵准备配合蒙匈骑兵冲锋。

叛军将领气得差点咬碎牙齿。不过能当上高级将领,也不完全靠吹捧,还是有一些真本事的。他们很快就判断出几点:一、何伯爵的那种远程投掷的可爆炸武器并不能打到军营中来,应该跟大炮的射程差不多。三十万军队的军营,方圆十里,没有哪一种武器可以覆盖这么宽,军营中间是安全的;二、那种投掷的武器可能也很笨重,因此没有靠近军营布置,不然何伯爵的打击面还要宽一些。而且那种武器不但爆炸,还要燃烧,军营的帐篷燃烧起来可不得了;三、从试探攻击的情况来看,那些武器也不多,有的方向根本没有受到打击,而是一直冲出去了。由于试探进攻每条线路派出的人不多,被何伯爵埋伏的人拿下是很正常的。四、往南方走,没有受到任何攻击。要么南方是绝对安全的,要么何伯爵在南方布置的埋伏太远。而南方一百里外,还有一支十多万的军队,他们没有发过来任何消息。南方有埋伏的可能极小。

叛军的判断很多都是错误的,都是何伯爵刻意做出的假象。叛军没有何伯爵的胸怀,永远无法想到何伯爵不希望杀死太多的人,不希望损失太多的物资。就是那些火药,何伯爵也不想那么浪费掉了。可是火药的威力太大了,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如果大雨再多下一天,就是半天也好,或者晚上下大雨,何伯爵就会让人冒雨潜伏过去,割坏帐篷,让火药潮湿不再爆炸。可是没有那么多如果,何伯爵不是神,并不能呼风唤雨。巧合的下雨已经给了何伯爵更多的布置时间,已经应该感谢上天了。南方确实没有埋伏。一是因为何伯爵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四面包围,二是何伯爵做事留一线。叛军有逃路就不会狗急跳墙。

叛军很快组织了第二次冲锋。这次,叛军足足派了十万人。可是十万人出了朝南方走的外也很快就没有了。很多叛军已经知道了华思义的罪状,暗中决定投降,甚至还没有冲到石灰线处就放下了武器。即使还负隅顽抗的,何伯爵的人马早就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远攻有投石机投掷的燃爆弹,近些有机枪扫射,再近些有步枪精准打击,再近些弓箭就来招呼了。蒙匈骑兵有弓箭,谭德河的禁军也有弓箭。如果靠近了都还有很多人不放下武器,用手投掷的小型燃爆弹就来亲热了。卫国刚的部队用弓箭是浪费,直接用石块扔过来。反正不给叛军靠近的机会。只要是何伯爵管辖的部队,都是交叉布置的,同一个地点,有各种配置。何伯爵的直属部队一直原地不动,瞄准叛军;其他的偶尔还跳出来收拢叛军降兵,捡拾地上的武器。今天的指挥都是作战了,要是署,具体战斗还是要靠各级将领。只要是连级干部就有望远镜,如果发现是鬼方人就一直打击,没准备留活口。何伯爵可是说了,到战争结束也不希望有超过十个鬼方俘虏。多了的粮食谁负责?

叛军第二次冲锋失利之后,就暂时停止了冲锋。这样大这样快的损失没有人受得了。三十万人,一个时辰不到,就损失了将近一半。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何伯爵一直没有组织进攻。何伯爵目前应该没有冲锋的力量。何伯爵的武器也许不适合快速移动。往南方冲锋的士兵也传回消息,南方是安全的,他们走出了五十里也没有任何动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