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山越投降(1 / 3)

加入书签

何伯爵得到回报后,觉得比较满意。使用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能在大义上占据不败之地,那是最好的。休息够了,大军继续开拔。今夜一定要在山越王城前扎营。

申时末,何伯爵的大军就来到了山越王城脚下。山越的王城比一般城市还是要高些,有四丈多接近五丈高,比起大华的大城来可就差得太远了。大华的府城一般就有四丈高,省城更是高达五六丈。何伯爵没有去过大华的京城,只是从外边绕了一下,听说京城高达八丈。大华不愧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古国。

何伯爵没心情去看这些建筑,一有时间就去钻研他的东西去了。此时的山越王宫已经是热闹非凡。大华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山越已经毫无抵抗之力。军队除了从前线回来的近千人,加上王城固有的治安部队,再加上王庭侍卫,满打满算有三千多人。这点人能抵挡大华大军吗?征兵,不要说来不及,就是马上把全城的人都组织起来,也没有用。王城倒是有十多万人口,可是即使征召起来也没有武器。再退一步说,就算能得到足够的武器,在大华的新式武器面前跟纸糊的差不多。从前线回来的将士已经详细地介绍了大华武器的威力。如果在原野上对阵,大华只需出动五百人,就能把自己的人全部杀光,大华军队最多有点疲倦,不会死亡一个。就算是攻城战,大华也可以轻易摧毁王城。大华开创地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王城的城墙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王城内的建筑大都是竹木结构,很容易着火。据说,大华的燃爆弹引起的大火连水也浇不熄。真惹火了对方,王都恐怕将成为一片废墟,不会留下任何活人。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已经逃出城避战去了。

山越朝廷讨论的集中在两点。一个是怎样交出华思礼。华思礼是必然要交出去的,可是华思礼还有近千兵马,而且都是精兵,一旦对上,山越的军队可能会全部拼光。华思礼就是那样的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必然要铤而走险,杀一些人垫背。经过反复讨论,集中了山越大臣所有的智慧,终于决定智取。具体说来就是请华思礼喝酒,为华思礼接风,邀请华思礼共同守城,暗中在酒菜中下药,兵不血刃把华思礼捉拿了。大臣们经过反复讨论,终于确定了细节。

还有一个问题是怎样让大华满意。大华的条件说是让山越国王到大华的京城做客,就连傻子也知道去了就不要想到回来。那么办法就是割地赔款。这又有问题,割地割让多少,赔款赔上多少。既要让大华满意,又要尽量减少损失。终于有大臣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递上降书顺表,向大华称臣,每年朝岁纳贡。大华号称礼仪之邦,最喜欢面子。只要向大华称臣了,大华说不定就会网开一面。具体怎样,还要跟大华人谈判。谈判的时候,还可以做两手准备。一个是传令全国各地勤王,并同时征兵。一个是准备逃跑。大华人想来不会在外地停留很久,总要回去的。大华军队的最高负责人是何惜生,他在大华北疆有很多产业。再说,所有的大华将士都在大华有亲人,谁愿意长期停留在外呢?逃过了一时,等大华军队撤离了,继续回来统治山越。

山越国王一边派人到城外大华军营,请求大华给他们一点时间,一边大办伙食,宴请华思礼,共商御敌大计。

山越使者再一次见到了林铁军。林铁军告诉他们,在明天午时之前必须做出答复,否则就攻城。华思礼也担心这是鸿门宴,可是不答应也不行。只能再次向山越许诺,事后会给山越一大笔钱。华思礼在大华的产业还有很多没有暴露,以后可以慢慢拿钱。华思礼很清楚,何惜生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大华朝廷的重用的。功高震主,是中原几千年来的经验。何惜生一旦回到大华,很可能就会被皇上杀死。即使何惜生不死,也会失去军权。这样一来,华思礼就还有翻盘的机会。华思礼就要劝说山越国王,尽量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