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捐献(2 / 3)
土地,玩女人,都是大笔开支,就是每月的生活花费,穷奢极欲的他们,养着一大家人,还有成群的女婢,俸禄就远远不够用。
何惜生很耐心地听大家说完各自捐献的数目,愁着脸说:“诸位大臣,你们能无私捐献,是值得嘉奖的。可是还有那么多受伤的将士。他们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还要治伤,也很缺钱啊!你们捐献的钱,还远远不够。你们是熟读诗书,从小接受了仁慈的教育,不会忍心看着他们的伤得不到医治吧?不会忍心看着他们饿死吧?”
众位大臣还能怎么说?当然再一次表示捐献。每个大臣心里都在咒骂:老天爷,你降下雷电把这个何惜生劈死吧!我们以后每天给你祭祀!
或许没有老天爷,或许老天爷没听见,或许老天爷想,什么祭祀,最后还不是进了你们的肚子,我什么也吃不到。反正老天爷没有降下雷电,何惜生再次要钱了:“诸位大臣,你们的好心足以感动将士,可是上天还有点不满。那么多的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饥不果腹,你们忍心吗?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他们就要在冰天雪地你挣扎等死,你们忍心吗?”
大臣们要哭的心都有了。确实是得到了许多不义之财,可是已经花了很多了。有钱不花,留着做什么?两次捐献,现钱已经留下不多了。要是完全捐出去,自己一家人的生活怎么办?
众位大臣苦着脸不说话,何惜生冷哼一声:“看来各位的德行还不够高啊!我也不跟大家兜圈子。政王爷做了十几年王爷,在太平关的家产总值不到五千两。我知道有大臣去过太平关,你们说我说谎没有?”
政王爷在太平关的家产总值以前确实不到五千两,每次在王府开会,都是花他的钱,他没有向巡抚问过要钱的事。他一心只想减少百姓的税收,怎么会乱要钱?王妃有一笔不少的嫁妆,一直放在京城的政王府,没有带到太平关。当然现在政王爷的钱就比较多了,卖马卖兵器赚了一笔大的。大臣可没有人知道。太平关的政王府不止一个大臣去看过,心里都骂政王爷是傻蛋。可是现在何惜生把他作为榜样提出来,大家的心简直要被撕碎了。大家再有钱,能比王爷多吗?在场的大臣每个家产都在十万两以上,这其中有的是贪污受贿的,有的是巧取豪夺的,也有的确实是祖产或女人的嫁妆。但是,有谁能跟何惜生摄政王说道理?他们为官多年,犯了错就要受罚。按大华律法,他们之中多数要抄家,有的要杀头,有的要流放,有的要充军,有的甚至要诛灭九族!可是皇上无能,官官相护,他们一直没能被揭发出来,反而纵容他们变本加厉。他们曾经花天酒地花费了多少?这些根本无法计算!只要家产太多,何惜生肯定就不会满意,就不会放人。何扒皮的称号真不是乱说的!
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既然何惜生提出了政王爷的标准,大家就按照那个标准衡量一下,自己该留下多少家产,其余的完全捐献出去吧!不要像冯志那样,抄家了,什么都没有了,还要到牢里去享受!也是郑思勋开头,他表示留下价值五千两的家产,其他完全捐献出来。其他的大臣依次报出自己应留的家产。大家心里酸楚得很,以后要勒紧裤带过日子了,家里的下人还是打发一部分吧!那些买来的姨太太,也玩腻了,还是卖了一些吧!
何惜生笑了:“诸位大臣,你们的心肠真是太好了!要是传出去,肯定有百姓给你们立长生牌位的!”
“不敢不敢!还请何王爷千万不要说出去!下官是捐献,怎么能让百姓感激呢?”郑思勋惶恐的说。一些大臣没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可是很多人马上就明白了:去年地震,大家捐款甚少,这次忽然捐这么多,其中的道理谁都想得到;大家捐出这么多,是哪里来的,这不是授人以柄吗?长生牌位不会立,咒骂肯定少不了。大臣们纷纷请何惜生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