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主动出击的防工委领导(6k)(1 / 5)

加入书签

第1350章 主动出击的防工委领导

高振东和防工委领导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参加pd雷达的验收。

这件事情的时间,其实已经比较久了,不过高振东倒是没觉得有多夸张,主要是上辈子看到八爷那个倒卡雷达的时间和最终效果,所以这东西时间再长他心里都很平静。

虽然军迷们一直都在笑苏-27的倒卡,但是那个倒卡好歹是能用的,而且在刚问世的时候,参数好歹也还不算差,但是原来八爷那个倒卡,折腾了半天,那是真用不上,主要是折腾太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而现在要验收这个,那就完全是两码事情。如果说八爷的倒卡放到现在,也是能让同志们满意的话,那这个雷达就是放到80年代,依然能打。

全方位的领先了属于是。

此时,雷达所的同志正在做汇报。

“……pd-63型雷达,采用了新型行波管、新型天线、脉冲多普勒体制、数字信号处理器阵列等多种新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有效距离远、精度高、抗干扰性强、工作模式多等优点……”

同志们听得那是连连点头啊,这些东西,要么是原理熟悉但是一直没能力用上,例如行波管、脉冲多普勒体制。

要么就是连听都没听过,想都没想到的,例如被模糊代称为“新型天线”的平板缝隙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器阵列等技术。

他们想不到的是,平板缝隙天线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旗佬那也是没有的,至于白熊……还得再往后稍稍。

集合这么多新技术于一身,这雷达想不好都不可能。

一位同志笑道:“雷达所的同志们,在求新求变和系统集成上做了很多努力啊。这么大面积的应用新技术的产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很难成功的,但是你们硬生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一套彻底全新的东西给做了出来,而且还做得很好,难得!太难得了!”

这一点,是不少同志都感到惊讶和佩服的,众所周知,一件成果,一般来说新技术的应用占比不能太高,否则失败的风险非常大。

主要是新技术主要突出的,就是一个“新”字儿,而这个字,往往代表着不但它自身是新的,而且它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和协同,也是新的。

如果新技术占比太高,在研制过程中莫名其妙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无休无止。而且还缺乏相关的经验指导和解决,所以一般应用新技术太多的项目,结果都不会很乐观。

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旗佬后来的yf-22和yf-23,yf-23在某些方面从参数上来看,的确是很突出,比yf-22优秀,相比之下,yf-22显得平庸许多。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yf-23的落选,新技术太多了,技术风险过高,属于是牛逼能吹出来,但是不一定收得了场。

据传,atf方案评估的时候,对应每个参数有三种状态,不达标是红点,达标是绿点,而优秀是蓝点,而yf-23坏菜就坏菜在蓝点多绿点少,yf-22则恰好相反。

不少其他同志听了这位同志的话,也纷纷点头赞成:“是啊,这一点非常难得,在这方面,雷达所的同志还是要好好介绍介绍经验嘛。我们来开的,不只是终验会,同时也是学习会,我们是来学习先进经验的。”

其他同志也纷纷点头称是,纷纷起哄要学习先进经验。反正今天这个终验,大致扫一遍参数表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可能过不了。尤其是部队的同志,这东西他们可是用上了的。

既然如此,那不如轻松点儿,趁机取点经才是正事。

如果这个pd-63雷达的最终参数没有那么耀眼,估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